池子的话最好先在池底四周开一条沟砌好砖头,然后把池子四周都要用混凝土粉刷好,反正不能让甲鱼挖洞的机会,池子上边用砖头围着池边砌一圈,三分之一要悬空,这样甲鱼爬不上来,最外面最好用网拦好,或者用砖头砌一圈墙,或者挖一条沟,用石板竖在沟里,当围墙,防止外人来偷和里面有个安静的环境,甲鱼比较容易进食。
甲鱼池的建造
2010年11月30日|来自: 特色养殖网|分类:养殖技术|品种: 甲鱼|暂无评论
建造甲鱼池要适应其生态习性。除了考虑水源,平静等条件外还要适应其生长发育的生态因素,促进其旺盛摄食,正常发育,快速生长,增加产量,提高效益。
甲鱼
一、甲鱼池的建造规格
1、整池结构
上前主要有两种:一是土池,距池塘水面四周0.5~1米外,修建50厘米高的防逃墙,墙顶向内加一“T”形10~15厘米宽的反边。二是水泥结构,浆砌红砖或石头结构,水泥粉面。前者适宜于亲鳖或常规成鳖养殖。后者则用于稚幼鳖的养殖或集约化养殖。
2、形状
甲鱼池形状不限,长方形、方形、圆形、多边形均可,但以长方形为好。其种类有稚鳖、幼鳖和亲鳖池四种类型。
3、面积深度
各类型鳖池面面积不十分严格,国内外控温、集约化养殖鳖池;成鳖池50~100平方米、池浓1.2~1.5米,水深0.8~1.2米。常温养殖的成鳖池1000~2000平方米、池深1.8~2米,堤宽1~3米,堤坡比1:3,池底砂厚20~30厘米,防逃墙高0.5米,围墙内留有1~1.5米宽的空地。
4、成鳖池的建造
成鳖养殖池应建造三个以上,以便按放养的幼鳖开始阶段大、中、小分挡饲养。成鳖池有的建在室内实行控温集约化养殖,有的建在室外实行塑料棚保温或露天常温养殖。成鳖池的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的坡降为10%,出水口低于池底,用通径6.6厘米以上的阀门控制,并加装防逃网,进水口应伸向池内10~20厘米,垂直高出水面30厘米以上。池底出水口端,应修拦砂墙,墙高应同池底砂厚度相当。池中应设有摄食及休息场,可用水泥或木板搭成,也可以利用池壁斜坡,在斜坡,在斜坡面上留有一定宽度的空地。其摄食休息场一般占全池面积的1/10。此外在成鳖池内还应用水泥板或木板搭成晒台供其“晒背”需要。
土池成鳖池 一般用鱼塘改建或新挖,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内,防逃墙高50厘米以上其反边15厘米左右。其它设施与上同。
二、厂化控温养甲鱼池建造的基本要求
打破甲鱼在野外养殖需长期冬眠的习性,苗种培育可采用工厂化人工控温养殖,目前国内人工控温的甲鱼池模式很多,但要达到既省钱又能达到健康养殖的好效果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 保温性能好
保温是温室保证养殖产量的主要条件之一。无论利用电热、地热、工厂余热和锅炉加热都是为了把水温调节到最有利甲鱼生长的适温内。一些地方不注重保温性能,结果室内出现昼夜温差或室间的温差过大而影响生长甚至引发疾病,所以设计时应首先考虑保温问题。
2. 采光好
甲鱼池采光既是为了利用光能增加室内温度又可通过光源调节水质,以减少疾病,提高成活率。实践证明,用同样的方法,在保温不透光和既保温又透光的 2个温室中饲养,生长速度差不多,但疾病方面透光的要比不透光的养活这不但降低了养殖成本,也提高了甲鱼的质量。特别是设计合理的采光温室,投资要比完全封闭的温室少一半以上。而且管理方便,易操作。
3. 注排水方便
温室用水,往往是水质坏到需换时才进行,平时尽量保持稳定,换水时要求速度快,时间短。故注水量和排水量都很大。所以不管何时都应有畅通的注排水系统保证。一些地方的甲鱼池低于地平线,排水时需用机排,所以设计时不应考虑到动力电源的保证。为了满足随时注水,最好设有保证满负荷用水量的调温储水池。
4. 层次合理
工厂化养甲鱼,建池大多用钢筋水泥结构,所以设计建造时层次一定要合理,特别是任何一种产业难免将来有兴衰和转产的可能,即使产业不变,结构也会随着发展有所改进。而甲鱼池的结构又很难兼作它用,是一种一次性利用的终端开发项目,所以设计层次时既要考虑到光照角度和温度调控及操作合理,又要考虑长远性和可变性,一些地主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建造三四层甲鱼池,把温室造得又高又大,不但不方便操作管理,也很难调控上下层间的水温,更难以改变其用途,所以以不超过2层为好。
根据上述要求,甲鱼池以单层双列较理想,这种甲鱼池的优点是透光性好、造价低、养殖病害少、成活高,且一年四季都能利用,一旦转产也易拆除。
上一篇: 小麦蚜虫的为害症状
下一篇: 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