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嫩茎抽薹窜高的原因及其有效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
1、应根据栽培季节选用适宜品种。如春种夏收、夏种秋收的莴笋因生长在高温、长日照下,故应选耐高温、对长日照反应迟钝的中、晚熟品种;若用早熟品种就易窜高抽薹。早熟品种早春栽,则上市早、产量高、效益好,若迟栽,则因生长后期温度升高、日照长就易窜高且产量低、效益差。
2、莴笋栽培应注意掌握播种时期,一般春莴笋播种露地育苗于10月上旬,保护地育苗于1月下旬前后,夏莴笋4月上旬播种,秋莴笋8月上旬播种,冬莴笋8月下旬播种为宜。
3、苗期管理应以控制徒长、培育矮壮苗为目的。具体措施有:苗床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可配施适量复合肥;适量稀播,及时间苗,控制浇水,以床土见干见湿为宜,遮光育苗要在全苗后逐渐晚盖早揭,至3叶后不再遮阴;夏、秋莴笋苗期喷1~2次浓度为50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能有效防止徒长。
4、定植不及时定植不及时,幼苗往往生长过快、胚轴伸长呈徒长状态,栽后也就难以获得肥大的嫩茎。一般要求具5~6片叶的适龄幼苗及时定植,秋播春收的苗龄约40天、春播夏收或夏播秋收的苗龄约25天。
5、栽培过密定植密度过大,莲座叶形成前即已封垄,造成植株拥挤,光照不足,而纷纷拔高争光窜长。
6、中耕松土少。
7、浇水量不合适。
8、肥力不足或偏施氮肥。
9、除加强水肥管理外,定期喷施矮壮素是高温季节栽培莴笋控制抽薹的有效措施。喷施矮壮素可推迟莴笋抽薹,促进叶片生长,增加植株营养面积,使嫩茎增粗。喷施通常于莲座期开始,7~10天1次,共喷2~3次,施用浓度为350毫克/公斤。
10、采收不及时。莴笋采收以心叶与外叶“平口”时为适期。
上一篇: 番茄筋腐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下一篇: 冬季施肥的时间和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