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床内秧苗长势不一,生长高度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育秧用床土拌肥或拌壮秧剂不均匀;还有就是秧板高低不平,秧苗肥水管理不平衡。
肥料和壮秧剂在床土中未拌匀,将造成多的地方烧苗,拌不到的地方苗发黄,致使秧苗素质参差不齐。出现这种现象,要及时揭膜灌水,把水灌至略高于秧盘约1厘米,保持1~2小时后将水放出,保持沟中有水,重新把膜盖好,早晚各1次,连续2~3天后,矮苗与高苗的差距明显缩小,黄苗开始转青,缺苗的地方也开始冒出尖尖芽头;之后每晚灌水1次,水面至秧盘上,逐渐转入正常管理。可采用下列操作方法:将拌有壮秧剂的肥土均匀地洒在秧盘的底部,然后铺上床土,淹水后播种盖土。这样处理,一方面能从根本上保证壮秧剂均匀,另一方面将壮秧剂放在床土底部与稻种隔开,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发芽时,稻谷本身的营养足够幼苗吸收利用,壮秧剂基本不会影响幼芽的生长,秧苗生长较一致;等到幼苗发育到一定程度,稻种自身养分逐渐耗尽,这时秧苗的根系已经深入到床土的中下部,能从床土中吸收壮秧剂的养分满足秧苗生长,但此时壮秧剂对秧苗长势的影响也比较小了。
秧床不平或一边高一边低或两边高中间低,秧床各块保水能力不一,造成水分足的地方秧苗生长快,少水的地方秧苗生长慢。对策是选择秧床时需选择平整的大田或蔬菜地作秧床,忌选择有坡度的河塘边作秧床。
上一篇: 花椒属于什么科什么属植物?
下一篇: 草莓栽培对秧苗有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