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晚收可以增产,小麦晚播有利于安全越冬、提高后期抗倒伏能力。但是,是如何实现节水的?是晚播为免浇冻水打基础吗?还有别的方面吗?
“两晚”增产节水技术是指在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域内,通过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期和小麦播种期,使玉米、小麦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可缓解当地用水短缺的状况,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符合发展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沧县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着两大突出问题。
一是夏玉米收获偏早,一般比适宜收获期提前5-7天,不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造成减产。
二是冬小麦播种偏早。小麦播种偏早造成冬前旺苗,病虫草害、冻害发生几率相对增加。
小麦在适期内晚播,不但为玉米晚收创造了条件,而且可以避免冬前旺长、死苗、冻害的发生,减少前期肥水消耗,在墒情充足的情况下,可免浇封冻水,推迟春一水,达到节水的目的。晚播加大播量,有利于增加种子根数量,提高小麦对深层水分了吸收,适当晚播也能夺取高产。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延长夏玉米灌浆期,增加玉米产量。
因此,小麦越冬苗龄5-6叶为宜,需积温500-570度(出苗需120度,每长一片叶需积温75度),10月5日至10月15日为沧县的适宜播期。夏玉米的收获期一般应在10月1日以后进行。
:推广省确立的以节水为重点的“八项技术”,应用节水、省肥、高产、简化“四统一”栽培技术模式。“八项技术”,即选用抗旱品种、免耕栽培、小畦灌溉、“两晚技术”(玉米晚收、小麦晚播技术)、窄行密植、秸秆还田、不浇返青水、推迟春一水。要尽快选择一批抗旱节水小麦品种,建好示范区示范村,组织现场观摩,加快推广步伐。重点推广观35、石麦14、冀丰703等节水品种。小麦良种补贴项目中要加大节水小麦比重,扩大节水品种的种植面积,同时搞好节水品种的实验、示范和展示工作。2007年?2008年度计划我区示范推广面积20万亩,建两个500亩的示范方,同时建设1个百亩实验田,搞好节水品种和节水技术的试验与推广工作,确保小麦节水工作切实抓出实效。主要作物品种的农艺节水技术要点是:
两晚技术是针对农民夏玉米收获较早,小麦播期提前提出的,实际上应为两适技术,即:夏玉米成熟适时收获,适时进行小麦播种。实现节水的方法是:在夏玉米灌浆期中晚期浇一水,一水两用,即可促进玉米灌浆,玉米收获后,及时整地播种,减少了造墒水。
上一篇: 肉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如何治疗?
下一篇: 草莓红蜘蛛的为害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