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播种出苗期
从播种到子叶出土并完全展开为出苗,全田出苗株数达50%时为播种出苗期。一般播种后10天左右出苗为宜。
要使棉苗出得快、出得好,在播种前要整好地、保好墒、施足肥、选好种,搞好种子处理;在播种时要严格掌握播种时间和深浅。对地膜覆盖的棉田,播前喷施化学除草剂。
二、苗期
从出苗到开始现蕾,称为苗期。一般在4月底5月初到6月上中旬,约40-45天。
苗期管理要点是防治蚜虫,间苗、定苗、查苗、补苗,中耕促苗早发。地膜覆盖棉田要及时放苗,防止烫伤灼伤棉苗。
三、蕾期
棉花第一果枝第一幼蕾苞片长到3毫米肉眼可见时即为现蕾,现蕾株占总株数50%的日期即为现蕾期。从现蕾到开始开花称为蕾期。大致从6月上中旬到7月上旬,约25天左右。
蕾期肥水管理要稳,治虫要及时,发展幼蕾大量脱落。
四、花铃期
第一果枝第一朵花开放即为开花,50%棉株开花的日期即为开花期。从开花到吐絮这段时间,称为花铃期。一般50-60天左右。
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需肥需水最多的时期,所以要结合浇水重施花铃肥。
五、吐絮期
50%的棉株第一果枝第一铃开始吐絮的日期称为吐絮期,从吐絮到收完棉花可长达70天左右。
吐絮期是棉花生育后期,在田间管理上,仍要注意浇水,促进棉絮肥厚,增进品质,提高衣分。
1.生态防治法这是控制大棚茄子灰霉病的有效途径。采用地膜全膜覆盖,使用大棚无滴膜,切忌大棚内只盖畦面,不盖畦沟。其次是结合变温管理,加强通风,当晴天上午棚温升到33℃时开始放风,中午和下午继续放风,保持棚温22~25℃,湿度降到70%以下。当棚温降到20℃时关闭大棚,使大棚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阴天打开两门通气。这样上午控温,下午控湿,形成不利于灰霉病发生的环境。
2.实践证明,在发病初期摘除病花瓣、病果、病叶,集中深埋,防效可达85%以上,效果极为显著。
3.药剂防治法
(1)定植前用万霉灵1000倍液喷洒定植苗,达到无病苗下田。
(2)沾花时,在配制好的2.4-D药水中加入0.1%的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沾花或涂抹。
(3)大棚茄子在发病初期或阴雨连绵的天气条件下,可以用45%百菌清烟熏剂熏烟,每亩200~250克,在傍晚进行,次日通风,每隔7天一次。
(4)发病初期开始喷洒药剂防治:在早春多雨天气保护地内提倡使用45%乙熏灵,每亩250克,或50%百菌清粉尘剂每亩 1000克。每周一次,连续使用2~3次。还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40%施佳乐悬浮剂800倍,或65%腐霉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600倍,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或50%苯菌灵粉剂1500倍,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3~4次。
因灰霉病容易产生抗药性,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尽量采用农业措施防治,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农药必须轮换施用和混配施用,以利于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效,减轻损失。
一、播种出苗期
从播种到子叶出土并完全展开为出苗,全田出苗株数达50%时为播种出苗期。一般播种后10天左右出苗为宜。
要使棉苗出得快、出得好,在播种前要整好地、保好墒、施足肥、选好种,搞好种子处理;在播种时要严格掌握播种时间和深浅。对地膜覆盖的棉田,播前喷施化学除草剂。
二、苗期
从出苗到开始现蕾,称为苗期。一般在4月底5月初到6月上中旬,约40-45天。
苗期管理要点是防治蚜虫,间苗、定苗、查苗、补苗,中耕促苗早发。地膜覆盖棉田要及时放苗,防止烫伤灼伤棉苗。
三、蕾期
棉花第一果枝第一幼蕾苞片长到3毫米肉眼可见时即为现蕾,现蕾株占总株数50%的日期即为现蕾期。从现蕾到开始开花称为蕾期。大致从6月上中旬到7月上旬,约25天左右。
蕾期肥水管理要稳,治虫要及时,发展幼蕾大量脱落。
四、花铃期
第一果枝第一朵花开放即为开花,50%棉株开花的日期即为开花期。从开花到吐絮这段时间,称为花铃期。一般50-60天左右。
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需肥需水最多的时期,所以要结合浇水重施花铃肥。
五、吐絮期
50%的棉株第一果枝第一铃开始吐絮的日期称为吐絮期,从吐絮到收完棉花可长达70天左右。
吐絮期是棉花生育后期,在田间管理上,仍要注意浇水,促进棉絮肥厚,增进品质,提高衣分。
上一篇: 适合葡萄的施用的肥料有哪些?
下一篇: 如何识别番茄丝核菌果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