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扬花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 小麦

小麦扬花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要及时防治病虫害。严格把握防治指标,当田间百株蚜量达300~500头时,自然天敌单位与麦蚜比超过1∶150头时(指麦蚜超过150头),选用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抗蚜威等药剂喷雾防治。吡虫啉系列产品一般用1500~2000倍液,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吡虫啉2500倍液,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对小麦穗期病虫病混合发生田块,结合“一喷三防”,同时兼治病害。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菊酯类、抗蚜威等农药合理混配喷施。 同时结合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用12.5%烯唑醇喷雾防治白粉病,用多菌灵防治赤霉病。  

二要搞好根外喷肥,养根护叶。在小麦籽粒形成和灌浆期间,采取根外喷肥的措施,对加强小麦养根护叶,促进小麦灌浆,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十分重要。可在扬花后5-10天每亩用200克磷酸二氢钾+500克尿素,加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可使小麦抵抗干热风的危害,防止早衰,提高粒重。  

三要在灌浆后期适当控制浇水。在小麦开花15天以后,应适当控制浇水,一是避免小麦头沉遇风倒伏,二是防止氮素的淋溶,影响籽粒光泽度、角质率和加工品质。三是浇麦黄水,会引起小麦根系的窒息,加速衰老死亡,造成粒重降低。

一要及时防治小麦赤霉病。药剂用甲基托布津,每亩有效成分70克;80%多菌灵可湿粉剂,每亩100克。同时结合防治小麦蚜虫,当田间百株蚜量达300~500头时,自然天敌单位与麦蚜比超过1∶150头时(指麦蚜超过150头),选用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抗蚜威等药剂喷雾防治。吡虫啉系列产品一般用1500~2000倍液,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吡虫啉2500倍液,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对小麦穗期病虫病混合发生田块,结合“一喷三防”,同时兼治病害。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菊酯类、抗蚜威等农药合理混配喷施。二要搞好根外喷肥,养根护叶。在小麦籽粒形成和灌浆期间,采取根外喷肥的措施,对加强小麦养根护叶,促进小麦灌浆,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十分重要。可在扬花后5-10天每亩用200克磷酸二氢钾+500克尿素,加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可使小麦抵抗干热风的危害,防止早衰,提高粒重。  

一要及时防治病虫害。  

二要搞好根外喷肥,养根护叶。  

三要在灌浆后期适当控制浇水。

一要及时防治病虫害。

二要搞好根外喷肥,养根护叶。。  

三要在灌浆后期适当控制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