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肿疽是以侵害反刍动物为主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牛多见,羊偶有发生。一般是以散发形式出现。
患有本病的病畜是气肿疽的传染来源。由病畜直接排出的病原一般不是直接传播给健康家畜,而是先进入土壤,然后由污染了含有病菌的土壤或饮用水,经消化道途径进入动物的胃肠内,再侵入血液里而发病。羊的本病还可借体表创伤感染病菌而发生。
气肿疽的潜伏期从3~5天或7~9天不定。羊发病时体表创伤部位发生肿胀、疼痛。同时伴有体温上升,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拒食,反刍停止。病变部有捻发感,皮肤呈暗红色、蓝色乃至黑色。
剖检主要变化是患部皮肤坏死,皮下有黄色或淡黄色的胶样浸润物,肌肉层干燥或湿润,因伴有出血而呈污棕色,内含小气泡,触捏肌肉有捻发感。其它变化为心肌变性和心内外膜出血,肺小叶间水肿,出血性淋巴结炎和瘤胃臌胀等。
预防的要点是烧毁患病死亡的动物尸体,并彻底清洗、消毒彻底。
一、预防
1.因该病主要由创伤传染, 故必须注意创伤的消毒和治疗。
2.在常发病的区域及其周围,每年春秋两季必须用气肿疽菌苗进行预防注射。
3.污染的牧场及低湿地区,都不宜放牧羊只。
4.对病羊尸体应严加深埋,严禁剥皮和吃肉。病羊的圈舍、场地、用具等,必须用3%福尔马林或0.2%升汞溶液进行消毒。对污染的饲料、粪便和垫草等,都应全部烧毁。
二、治 疗
1.在病的初期,皮下或静脉注射抗气肿疽血清,常常可以获得良好效果。剂量为30~50ml。如果病情严重,可隔8~12h再注射一次。
2.磺胺类药物及抗生素(如青霉素、土霉素)都有相当疗效。
若能将抗生素与抗气肿疽血清同时应用,效果更好。
3.如果没有条件应用上述疗法,可在肿胀部分的周围,皮下或肌内分点注射1%~2%高锰酸钾溶液或0.1%甲醛溶液。严禁切开或划破肿胀处。
如果肿胀位于腿的中部,可用带子扎紧肿胀部的上方,以免沿循环途径向上蔓延。
4.中药治疗:
(1)百部15g 石 韦6g 独活6g 龙胆草12g 花粉12g 黄柏8g 八里麻(百两金)12g
血藤12g 银花9g 连翘9g
煎服或研末用温水调灌。
(2)天 冬6g 马鞭草9g 薄 菏6g 连 翘9g 车前草9g 黄 柏9g
共研末,用冷开水调灌。
5.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进行对症治疗。
上一篇: 为什么茶树不宜使用含氯的复合肥?
下一篇: 果树刮老皮的时间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