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马铃薯 > 马铃薯配方施肥是怎样的? 马铃薯

马铃薯配方施肥是怎样的?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马铃薯是一种以块茎为经济产品的作物,需钾量大,属典型的喜钾作物。每生产1000公斤鲜薯需氮(N)4.4—5.5公斤,磷(P2O5)1.8-2.2公斤,钾(K2O) 7.9-10.2公斤。氮、磷、钾之比为1:0.4:2。马铃薯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和比例随生育期的不同而变化。苗期是马铃薯的营养生长期,吸收的氮、磷、钾分别为全生育总量的18%、14%、14%。块茎形成期(孕薯至开花初期),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对养分的需求明显增多,吸收的氮、磷、钾已分别占到总量的35%、30%、29%,而且吸收速度快,此期供肥好坏将影响结薯多少。块茎增长期(开花初期到茎叶衰老期),茎叶生长减慢或停止,主要以块茎生长为主。植株吸收的氮、磷、钾分别占总量的35%、35%、43%,养分需要量最大,吸收速率仅次于块茎形成期。淀粉积累期,此期茎叶中的养分向块茎转移,茎叶逐渐枯萎,养分吸收减少,植株吸收氮、磷、钾养分分别占总量的12%、21%、14%,此时,供应一定的养分,防止茎叶早衰,适当延长绿色体寿命,对块茎的形成与淀粉积累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施肥就采用前促、中控、后保的施肥原则。

内蒙古自治区的土壤条件,一般亩产马铃薯1500—2000公斤,需施肥量为:有机肥1000-1500公斤,纯氮12.5―16公斤、五氧化二磷7—9公斤、氧化钾12―20公斤。马铃薯生育期短,早熟种仅80天左右,晚熟种110天左右。而且出苗后25天左右进入结薯期,营养生长阶段较短,因此基肥显得更重要,60%的氮肥、 40%钾肥、有机肥和全部磷肥在此时期施用,一般亩施尿素18-22公斤,磷肥40-50公斤,钾肥20-25公斤,或中低浓度复混肥50-60公斤;出苗至现蕾结合中耕除草追肥一次,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现蕾期,马铃薯茎叶生长迅速,地下块茎形成和膨大期,养分需要多,应重施一次追肥,此时施肥以钾、氮为主,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或亩施中低浓度复合肥40-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开花后不再进行根际施肥,若有早衰现象可用 0.5%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作根外追肥。后期对镁元素需要量也比较大,若前期施用高浓度复合肥或有机肥施用量较少时,会发生镁供给不足,应注意矫正。

马铃薯配方施肥的原则掌握:一般亩产马铃薯1500—2000公斤,需施肥量为:有机肥1000-1500公斤,纯氮12.5―16公斤、五氧化二磷7—9公斤、氧化钾12―20公斤。马铃薯生育期短,早熟种仅80天左右,晚熟种110天左右。而且出苗后25天左右进入结薯期,营养生长阶段较短,因此基肥显得更重要,60%的氮肥、 40%钾肥、有机肥和全部磷肥在此时期施用,一般亩施尿素18-22公斤,磷肥40-50公斤,钾肥20-25公斤,或中低浓度复混肥50-60公斤;出苗至现蕾结合中耕除草追肥一次,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现蕾期,马铃薯茎叶生长迅速,地下块茎形成和膨大期,养分需要多,应重施一次追肥,此时施肥以钾、氮为主,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或亩施中低浓度复合肥40-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开花后不再进行根际施肥,若有早衰现象可用 0.5%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作根外追肥。若前期施用高浓度复合肥或有机肥施用量较少时,会发生镁供给不足,因为马铃薯对镁元素需要量也比较大,应关注此类情况的发生。

马铃薯属高产喜钾作物,生育期需氮、磷、钾肥比例为N:P2O5∶K20=1:0.5:2,即马铃薯对钾肥的需要是氮肥的2倍。而我省马铃薯栽培中施肥极不合理,据调查,马铃薯平均产量881千克/亩,平均施纯氮9.8千克/亩、纯磷6.4千克/亩、纯钾1.1千克/亩,折合尿素21.3.千克/亩、普钙40千克/亩、硫酸钾2.2千克/亩,N:P2O5:K20为1:0.65:0.11,可见马铃薯生产钾肥严重不足。除氮、磷、钾外,钙、硼、铜、镁等微量元素也是马铃薯生长发育所必需,尤其是对钙元素的需要相当于钾的1/4。

  马铃薯的各个生育时期,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从发芽到幼苗期,由于块茎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所以吸收养分较少,约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

  块茎形成期到块茎膨大期,由于茎叶大量生长和块茎的迅速形成和膨大,所以吸收养分最多,约占全生育期的50%以上。

  淀粉积累期吸收养分减少,约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各生育期吸收氮、磷、钾的情况是苗期需氮较多,中期需钾较多,整个生长期需磷较少。马铃薯如何施肥

  结合马铃薯地上部、地下部生长特点和需肥特性,马铃薯施肥技术,应遵循以施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适当追肥的原则。

  1.重施基肥:基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2/3以上,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增施一定量化肥。具体施肥量为:在每亩产1500千克左右的地块,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尿素20千克,普钙20~30千克,钾肥10~12千克,将化肥施于离薯块2~3厘米处,避免与种薯直接接触,施肥后覆土,也可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提高化肥利用率。

  2.及早追肥:幼苗期(齐苗后)追施氮肥,结合中耕培土亩用尿素5~8千克兑水浇施。马铃薯开花后,一般不进行根际追肥,特别是不能在根际追施氮肥,否则施肥不当造成茎叶徒长,阻碍块茎的形成、延迟发育,易产生小薯和畸形薯,干物质含量降低,易感晚疫病和疮痂病。马铃薯开花后,主要以叶面喷施方式追施磷钾肥,每隔8~15天叶面喷施0.3%~9.5%磷酸二氢钾溶液50千克/亩,连续2~3次,若出现缺氮现象,可增加100~150克尿素喷施。通过根外追肥可明显提高块茎的产量,增进块茎的品质和耐贮性。

  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取样及土样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氮、磷、钾配比,同时配施适量的中微量元素,生产或配制成马铃薯专用配方肥,直接用于马铃薯生产,促进马铃薯增产增收。必须注意的是,马铃薯属忌氯作物,不能施用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钾、氯化铵及含氯离子的复合肥、复混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