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紫斑病主要危害叶、茎、豆荚和豆粒,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
毛豆紫斑病病菌适宜温暖高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10~33℃,最适发病环境为日平均温度15~21℃,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大豆在开花结荚期。发病潜育期5~15天。
综合防治:
(1)种子处理:引进商品种子在播前要做好种子处理,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的使用浓度为10亳升装加水50亳升左右,混匀后可拌种5~10千克,包衣后播种。
(2)清洁田园与茬口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并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提倡与非大豆类豆科蔬菜隔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3)加强田间管理:开好排水沟系,防止雨后积水引发病害。
(4)化学防治:在叶发病初期和开花结荚期喷药,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可选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上一篇: 什么是无公害山药?
下一篇: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哪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