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向日葵 > 向日葵黄萎病的识别及防治方法? 向日葵

向日葵黄萎病的识别及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症状识别:黄萎病多在成株期显现症状,开花前后下位叶片首先显症,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后期下部叶片或整株叶片萎蔫枯死。典型症状是病株叶片的叶脉间褪绿,生成形状和大小不一的黄色斑块。有些病株叶片变色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扩展到叶脉间,成为变黄斑块,随后脉间黄色斑块的中部坏死,变褐色。因品种不同,斑块形态多有变化,有的不规则形,变黄和变褐部位都很明显,很像褐色斑点周围镶有黄边,有的褐色斑点明显,周围均匀褪绿,无黄边,还有的脉间形成长条形褐色坏死斑,掌状,西瓜皮状。高度感病品种在开花前发病枯死,或开花后病株叶片迅速萎蔫下垂,变褐枯死。抗病品种病株叶片上仅叶缘或叶尖产生局部病斑。黄萎病是维管束病害,病原菌在病株茎叶维管束中蔓延,堵塞维管束,并分泌毒素致萎。横剖病株茎部,可见一圈维管束褐变。在高湿度下,病叶两面或茎部可能出现不明显的白色霉状物。病株茎杆内部生成病原菌的黑色微菌核,不规则形,长度不足0.1毫米。

二、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 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耐病品种是防治黄萎病的主要方法。2、栽培防治 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深翻土地,铲除杂草;播种不带菌种子或行药剂拌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节水灌溉,排灌结合,防止大水漫灌和田间积水。3、药剂防治 药剂拌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5%的药量拌种;还可用80%乙蒜素(抗菌剂402)乳油1000倍液浸泡种子30分钟,晾干后播种;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毫升加35%金阿普隆乳化种衣剂2毫升,对水150~200毫升,包衣4千克种子,晾干后播种。在田间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穴,每株约用250毫升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