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稻茬麦种植技术有哪些? 小麦

稻茬麦种植技术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整地与播种稻茬麦耕层浅,宜逐年加深耕作层,直到20厘米以上。耕地时结合增施有机肥或将秸秆还田,既提高土壤肥力,又疏松了土壤,改善耕作层通透性。稻茬麦田的有机肥用量以占总施肥量的50%以上为宜。同时采用氮磷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施作基肥,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培养地力。稻田土壤粘重,种麦时如土壤水分不适,整地质量就差、土块大,播种深浅不易一致,往往造成严重缺苗。因此,提高稻茬麦的整地质量,是获得小麦全苗、苗匀的基础。一般在前茬水稻的谷穗黄梢时即开沟排水,收割水稻后,随即趁适墒浅犁,以揭开板结田面晒堡,当土堡晒到发白,应及时粗耙。然后耕地,同时施足基肥,耕深16~20厘米,随耕随耙,碎土保墒,开沟筑厢,等待播种。有的稻茬麦田采取旋耕灭茬、松土播种,遇秋涝年则采取免耕种麦,避免因烂耕、烂种而造成饶苗不发的现象。

适时播种是稻茬麦早发壮苗的前提。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春性和弱冬性小麦品种,冬前单株要达到2或3个分菜的壮苗,需要450℃左右的积温。可根据本地区的品种特性和形成壮苗所需积温来确定各个地区的最佳播种期。同时掌握当时土壤墒情,如天旱土壤水分不足,要及时浇灌,以保证适时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