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防治棉铃虫方法
1、深翻冬灌,减少虫源。通过深耕,把越冬蛹翻入土层,破坏其蛹室。结合冬灌,降低越冬蛹成活率。
2、在麦收后及时中耕灭茬,消灭部分一代蛹,降低成虫羽化率。
3、田间结合整枝及时打顶,摘除边心及无效花蕾,并携至田外集中处理。
4、用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杀成虫。安装300W高压汞灯15只/公顷,灯下用大容器盛水,水面撒柴油,效果比黑光灯更好。
5、释放赤眼蜂防治。第1次放蜂时间要掌握在成虫始盛期开始1~2天,每1代先后共放3~5次,蜂卵比要掌握在25:1,放蜂适宜温度为25℃,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如果温、湿度过高或过低,要适当加大放蜂量。
6、掌握在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时期喷药防治,以卵孵盛期喷药效果最佳。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3次。喷药时,药液应主要喷洒在棉株上部嫩叶、顶尖以及幼蕾上,须做到四周打透。并注意多种药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以避免或延缓棉铃虫抗药性的产生。
提倡喷洒Bt乳剂(100亿活孢子/ml)200~300倍液,或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 (20亿个多角体病毒/ml)1000倍液。傍晚、雨后或阴天喷洒效果最佳。
此外,还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600倍液,或10.8%凯撒乳油4000倍液,或44%速凯乳油1500倍液,或42%特力克乳油1000倍液,或35%赛丹乳油500倍液,或40%辉丰1号乳油1000倍液,或50%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或用2.5%功夫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5%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或32.8%保棉丹乳油1000倍液,或30%灭铃威乳油1500倍液,或40%灭抗铃乳油1000倍液,或20%灭多威乳油1500倍液,或35%顺丰2号乳油1000倍液,或20%农绿宝乳油1500倍液,或43%辛?氟氯氰乳油1500倍液(对棉铃虫卵和幼虫毒力较高),或25%灭铃王乳油2000倍液,或26%抗铃净乳油1000倍液,或30%灭铃灵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康克畏乳油500~6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