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的要求:生长发育适温白天18―26摄氏度,夜间12―15摄氏度,白天低于14摄氏度,或高于40摄氏度,生长完全停滞;种子发芽适温25―30摄氏度,低于13摄氏度不发芽,20摄氏度有利于雌花分化;开花坐果最适温度22―25摄氏度,低于15摄氏度授粉不良,根系生长最适温度22―25摄氏度;需湿润的土壤条件,尤其膨瓜期需水量大,适宜较干燥的空气条件,相对湿度以45%―55%为宜。10―12小时日照有利于坐瓜。需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吸收比例为1:0.4:0.75。若氮肥过多,易引起徒长,导致落花、落果和病害蔓延。
西葫芦在瓜类中忍受低温能力较强,适合于闽南冬闲田露地冬种及福建省其他地区的简易保护地设施栽培,近年来在南方地区栽培面积不断增大。西葫芦主要以采收嫩瓜为主,且比较耐贮运。
西葫芦属喜温蔬菜,种子在13℃以上开始发芽,以25-30℃对种子发芽最为有利。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5℃,开花结果期温度要求高于15℃。西葫芦不耐高温,温度高于32℃以上花器发育不良。当温度在11℃以下,40℃以上时生长停止。经低温炼苗后的西葫芦幼苗,在早期定植成活时,能耐短时期的0℃低温,同一般的瓜类相比,西葫芦忍受低温能力较强。
西葫芦属短日照作物,幼苗时期的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对西葫芦雌花出现早晚及雌花数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早春栽培中可早育苗,促早瓜。西葫芦在光照充足条件下生长良好,茎秆粗壮,叶片肥厚,但在高温、高湿、光照不足的条件下,常引起徒长,植株衰弱,节间拉长,叶片薄,易感病,影响坐瓜。西葫芦对强光的适应力强,在其他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对弱光也有一定的耐受力。
西葫芦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砂壤土和粘壤土均能正常生长,但在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pH5.5-6.8)砂质土壤生长最好。西葫芦根系发达,侧根数多,生长快,吸收能力强,这是其耐旱力强的表现;西葫芦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的耕层土壤中,由于一般耕作层较浅,蓄水蓄肥能力有限,往往容易干燥、脱肥,加之西葫芦茎叶繁茂,叶片大,蒸腾作用强,因此生产上要注意保持适宜的土壤含水量。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50%-60%,土壤水分含量过高,易引起徒长。在大棚栽培时经常因土壤湿度过大,造成徒长,影响坐瓜。西葫芦对土壤养分的需求量大,若栽培地过于贫瘠,应施入大量的肥料,才能获得满意的产量。由于西葫芦结瓜集中,生长前期应着重氮素肥料的施用,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如出现脱肥现象,则瓜形小而形状不整齐,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西葫芦对厩肥和堆肥的反应良好,生产上应多施有机肥作基肥。
上一篇: 怎样放牧羊群?
下一篇: 西瓜地膜覆盖栽培有哪些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