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病毒的致病特点,在症状、传播和侵染等方面都体现其独特之处,同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等致病特点都有很大的差异。
(1)症状及其变化 植物病毒病的症状表现出三个明显特点:(D病状类型以变色和畸形类为主,变色以黄化、花叶为常见,畸形则以矮化、卷叶、皱缩、蔗叶等多见。少数还叮表现局部坏死的枯斑、环斑等;②病部上只有明显病状而无任何肉眼可见的病征;③症状易受外界温度或光照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有的病毒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其症状会暂时消失,温度回复正常时,症状又重新出现,这种现象称为隐症)。
(2)传播 植物病原病毒没有像真菌、线虫等那样主动浸人寄主的能力,却有其独特的传染方式。除可通过汁液摩擦传染和嫁接传染外,许多病毒还能借昆虫介体而传染。在传毒虫媒中以蚜虫和叶蝉最主要,特别是蚜虫,是许多蔬菜病毒病的传毒介体。
(3)传染 病毒只能通过微伤口侵人寄主体内,并与寄主植物活的细胞接触才能完成有效的侵人。侵人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必须很快合成(采取模板复制途径和形式)新的病毒粒体才能致病(通常病毒复制、增殖的过程也就是病毒致病的过程,在增殖的同时,破坏寄主正常生理程序,从而使植物表现症状)。
枝物病毒多数是全株性侵染的,但一般不能进人寄主生长点顶端,也很少进人种子内部,因此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法获得无毒种苗来防治某些病毒病,就是这个道理。
上一篇: 缓解热应激对母猪影响的营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