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该病菌在4月底或5月初开始活动,被浸染的幼蒲,先在表面出现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点,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病菌沿着维管束两侧延伸,使表皮一处或多处呈片状、条状或块状的褐色病斑。表皮撒凹陷有水珠状粘液分泌出来。病菌也有延伸至蒲蒂或向内侵入破坏种仁,此时表皮由青绿色渐变为灰黄色,幼果易脱落。5月中、下旬为发病顶峰,病蒲开始脱落;6月初,为病蒲脱落高峰期。6月中旬以后,香榧种壳开始或已木质化,如遭病菌侵染也只局限于表皮或种壳,一般不易脱落,仅在病灶处形成斑点、干疤痕或萎缩成外形不完整的果实--残蒲僵子,通称"香榧畸形果"。
香榧细菌性褐腐病的防治方法为:在发病前的4月上、中旬(授粉前)和4月底或5月初(授粉后)各进行一次,用500倍液稀释的5%菌毒清杀菌水剂喷雾。
上一篇: 不同品种的金银花有什么不同的修剪方式?
下一篇: 羔羊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