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早稻稻瘟病如何防治效果好? 水稻

早稻稻瘟病如何防治效果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早稻稻瘟病各地都有发生特别是发生在稻穗颈节上的穗颈瘟常引起白穗,造成早稻减产甚至部分丘块失收尤其是优质早稻、冷浸田和稻瘟病老区等发病严重。这是因为早稻生长季节特别是抽穗前后,正是多雨时期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稻瘟病发生与危害有的农民在防治稻瘟病时,单纯依靠化学农药而不重视采用农业综合防治措施;有的农民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时虽然多次施药,但由于药剂选择不当和防治关键时期未抓住结果造成防治效果不理想。提高早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应掌握如下策略 ?xml:namespace>

一、选择易感品种作为防治重点 种植多年而种性严重退化的老品种一般都易感稻瘟病,应将其作为防治重点对象田正在推广的品种或当家品种(组合)中,优质早稻品种一般易感稻瘟病有些品种虽然苗瘟和叶瘟发生不严重,但穗颈瘟发生严重易感稻瘟病的品种容易引起稻瘟病尤其是穗颈瘟的发生与流行。对于不抗稻瘟病的品种(组合)要注意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料,氮、磷、钾配合施用控制氮肥用量。做到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后期原则上不再追肥(在破口期禁施氮肥)。要注意浅水勤灌及时晒田控苗。如出现苗瘟或叶瘟发病中心要及时施药防治。

二、重点抓住历年发病严重的稻田进行防治 山区冷浸田、湖洲田等易发生稻瘟病因多雾多露、空气湿度大、光照不足、植株抗病能力弱、长期深水灌溉和通风透气性差的稻田,特别有利于穗颈瘟的发生和流行对于稻瘟病发病老区,要经常更新抗病良种抓好农业综合防治措施。要注意重施磷钾肥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注意降低田间湿度返青活蔸后,实行湿润灌溉最好是开好丰产沟,田小的在田四周开好围沟田大的还要开好主沟和腰沟,多露泥以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要及时控制苗瘟和叶瘟发病中心将田间菌源减少到最低限度。如禾苗长势过旺、群体过大、叶片宽大披垂、田间荫蔽要注意施药控病,防止稻瘟病抬头

三、抓住破口期和抽穗期施药防治 对于抗稻瘟病品种或比较抗稻瘟病的品种一般于早稻破口期施用1次对口农药防治。但对于易感稻瘟病品种或不抗稻瘟病的品种或者是历年稻瘟病发生严重的地方(或丘块),尤其是植株生长过旺、田间过于荫蔽的稻田一定要在破口期和抽穗期各施药1次。这是因为早稻破口期是发生穗颈瘟的危险时期此时叶鞘松开,为病菌侵入穗颈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即将抽出或刚抽出的幼嫩穗颈是植株最薄弱的部位,也是病菌主要危害的地方需要指出的是,早稻抽穗期一般阴雨天较多一定要抢晴好天气施药。如果因遇阴雨连绵天气而放弃防治是不对的也是危险的。因此如果遇到阴雨天气,也一定要抓住雨中间隙用药一般用药2次,孕穗末期到破口期、抽穗期(抽穗50%左右)到齐穗期(抽穗80%左右)各施药1药剂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150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125毫升,对水60公斤均匀喷雾?xml:namespace>也可施用上述这些药剂的复配剂防治,但药液量要打足将植株中上部喷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