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黑地膜处理可以达到杂草防除的最佳效果。对于豇豆生长及产量形成,黑地膜处理中的豇豆生长迅速,枝叶茂盛,叶片浓绿,生长期长,且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10%以上,而白地膜处理的始花期与始荚期早于黑地膜处理,且前期产量较高。选择使用杂草的生态调控方法,对于菜农来讲,若要提高早期经济效益可采用白地膜覆盖法,而利用黑地膜覆盖则适用于大型的豇豆产业或种子生产等。
一、黑色地膜的保温性能 在蔬菜定植10天后调查,黑色地膜白天平均地温11.8℃,比白色地膜平均低1.88℃,夜里黑色地膜平均地温8.8℃,比白色地膜平均高1.44℃。在定植后60天调查,黑色地膜白天平均地温22.5℃,比白色地膜平均低2.6℃,夜里黑色地膜平均地温16℃,比白色地膜高1.7℃。
二、黑色地膜的除草效果 大面积使用的两种深浅不一的黑色地膜都有除草效果,颜色较浅的黑色地膜前期膜下有小草,但不久就死亡了,而颜色较深的黑色地膜田间根本没有杂草,因而减少了杂草对养分、水分的消耗,不仅省工、省力,而且避免了化学除草剂对土壤和蔬菜果实的污染。
三、根系发育状况 在各种蔬菜定植60天后,对根系生长发育调查表明,保护地内黑色地膜覆盖各种蔬菜根数平均为36.5根,露地平均根数为34.2根,比白色地膜覆盖分别多5.4根、3.6根,根系粗壮、发达。因此,黑色地膜覆盖的各种蔬菜,根深叶茂,抗病力强,比白色地膜覆盖的生育结实期延长12-15天,为高产打下了基础。另外,黑色地膜覆盖的茄子皮色油亮,豆角长而嫩绿,土豆皮光白,淀粉含量高,产品商品率高。
上一篇: 怎样防治连作地的玉米瘤黑粉病?
下一篇: 尿胆素原检查的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