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菌棒一旦发现杂菌污染,应及时将受污染的菌袋搬离培养室,集中处理,避免扩大污染。食用菌生产发现污染时,应要从源头防止,做好空间卫生消毒。在食用菌的菌包生产过程中,主要有青霉、链孢霉、毛霉、绿色木霉等杂菌污染,导致杂菌污染的因素有多方面,但操作管理不当是主要原因:
1、培养料酸败:棉籽壳受潮、玉米芯结块、麦麸结团霉烂变质、拌料及装袋时间过长等原因,为附着在原料中的细菌、杂菌等孳生提供了条件,因而引起培养料酸败。
2、料袋破孔:培养基中原料过粗、打包机械有毛刺时容易刺破料袋,接种后菌丝培养过程中破口处容易引起杂菌侵染。
3、灭菌不彻底:灭菌锅内菌包摆放不合理、蒸汽无法循环流动、受热不均匀或有死角、中途停火突然降温、灭菌时间没达标就卸袋等,都难以达到彻底灭菌。
4、菌种不纯:菌种质量不高或老化,抗逆力弱,萌发率低,容易被杂菌侵染。
5、接种室条件差:接种室(箱)密封性不好,或灭菌药物质量不高,或接种人员把杂菌带进无菌室内。
6、生产环境差:生产场地潮湿,周围污水、杂物较多,杂菌袋处理不及时,环境质量差,污染严重。
7、杂菌包处理不彻底:菌包有杂菌斑点侵染或菌袋被虫、鼠咬破,处理不及,杂菌蔓延,互相传播,导致成批菌袋遭受污染。
二、控制污染措施
1、严把环境关:严格按照环境卫生条件要求消毒处理,培养室、冷却室应与原料仓库、菇房、配料场保持一定距离,周围环境应尽量清除污染源。
2、严把原料关:原料不霉烂变质,配方按规定比例,培养料配制后要尽快装袋。
3、严把灭菌关:高压灭菌以147.1千帕保持3小时,常压灭菌要求4小时内温度达到100℃后,持续不低于12~14小时的灭菌时间,中间不降温。
4、严把菌种质量关:从母种到原种、再到栽培种的繁殖过程,都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5、严把接种关:接种室、接种箱、接种工具、接种人员的手臂等都要严格消毒,接种动作要快。
6、严把管理关:发菌室干净清洁,做好消毒杀虫防鼠。温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之内,高温高湿易引起杂菌发作。同时,加强通风和换气。 7、严把杂菌包处理关。一旦发现杂菌污染,应及时将受污染的菌袋搬离培养室,集中处理。
上一篇: 小麦黄叶病怎么防治?
下一篇: 如何培育好水稻机插秧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