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花生 > 花生黄曲霉病污染 花生

花生黄曲霉病污染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降低入库水分。水分是黄曲霉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从收获到入库是花生发生霉变的主要时期,要采取日晒、风干、烘干等措施,在入库贮藏前使花生含水量尽快降到安全含水量9%以下。花生如需脱壳,应充分干燥后再脱壳。

  (2)降低仓库温度。低温贮藏、地下贮藏等技术,能有效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和繁殖,保证花生安全度夏。

  (3)降低仓库湿度。较大的散装仓库应有通风设备,仓库要清洁干燥,采用密封贮存方法,使仓外温湿度不影响仓内花生。近年来,有的农村小型仓库采用加入石灰或亚硫酸钠等保存方法,收到了较好的防霉效果。

  (4)收购时,对不同产区的花生单独存放。花生收购点应配备专业检验人员和仪器,进货时,质检人员分批检查水分、斑点、损伤粒、霉粒,严格把好原料关;在原料分级过程中,随机取样送化验室,进行黄曲霉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1、选用抗性品种。选择抗虫或抗旱的花生品种。2、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在花生生长过程,特别是开花后,应采用以防治蛴螬和线虫为主的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措施,将花生田地下害虫数量减少到最低水平。3、防止花生荚果种皮裂纹。花生下针后应避免中耕除草,防止人为损伤花生荚果。合理排灌,避免在土壤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排灌。4、控制土壤温度和湿度。调整种植密度,保持花生群体的通风透气,控制土壤温度升高和保持土壤合理持水量。5、防止花生生育后期干旱。在收获前3-5周内适当灌溉;没有灌溉条件的田块,可以通过调整生育期,增施钙素(如石灰)和适时收获等措施减轻黄曲霉毒素的污染。6、适时收获。防止花生荚果在收获时受损或破裂。7、收获后迅速干燥。将荚果含水量降至安全贮藏限度(8%-9%以下)。如遇阴雨天气,采用人工干燥设备,已晒干的花生应迅速包装。8、控制适宜的贮藏温、湿度。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储藏花生,35°以上高温、13%以上含水量环境条件以及被害虫咬伤等,易感染黄曲霉病,产生黄曲霉毒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