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流行本病的地区应搞好控制肝片吸虫感染的工作。
第二,常发病地区定期接种“羊快疫、肠毒血症、猝击、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苗”,每只羊皮下或肌内注射5毫升,注苗后2周产生免疫力,保护期达半年。
第三,本病发生、流行时,将羊群移牧于高燥地区。可用抗诺维氏梭菌血清进行早期预防,每只羊皮下或肌内注射10~15毫升,必要时重复1次。
第四,病程稍缓的羊只,肌内注射青霉素80万~160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3日;或者发病早期静脉或肌内注射抗诺维氏梭菌血清50~80毫升,必要时重复用药1次。
治疗该病由于病程短促,往往来不及治疗。病程较长者,可肌肉注射青霉素80万~160万国际单位,每天2次;或静脉、肌肉注射抗诺维氏梭菌血清,每次50~80毫升,注射1~2次。
防治
该病发病急、死亡快,常常来不及治疗,因此只能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季节,将羊群及时转移到高燥地区。每年定期注射厌气菌五联疫苗,免疫期可达1年。羊发病时,对发病羊和羊群注射抗诺维氏梭菌血清(含7500iu(国际单位)每ml)2--4ml。病死羊一律烧毁或深埋,污染场地和羊舍用20%漂白粉溶液彻底消毒。
羊黑疫又叫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
1.
病程急促,死亡快,病畜掉群,不食,呼吸困难,体温41.5摄氏度左右,昏睡死亡。
尸体静脉显著充血,其皮肤呈暗黑色外观,胸部皮下组织常水肿,真胃幽门和小肠充血出血。
肝脏充血肿胀,上有坏死灶
2.防治措施
本病预防为主,发病时将病羊隔离,严重的要转移牧地,到高燥地区放牧,用抗寄生虫药物控制肝片吸虫病的感染。
每年秋季注射羊厌氧菌氢氧化铝甲醛五联苗,产前2-3周再接种一次。
消毒隔离,用菌临消或菌得消1:500稀释喷雾或泼洒圈舍和器具。
杆常康100克拌料200斤,连喂3-5天。
上一篇: 浓缩苹果汁如何加工?
下一篇: 母猪产前会有哪些习惯及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