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作用
有机肥料中的主要物质是有机质,施用有机肥料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可以改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培肥地力。我国农村的”地靠粪养、苗靠粪长”的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施用有机肥料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施用有机肥料既增加了许多有机胶体,同时借助微生物的作用把许多有机物也分解转化成有机胶体,这就大大增加了土壤吸附表面,并且产生许多胶粘物质,使土壤颗粒胶结起来变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和透气的性能,以及调节土壤温度的能力。
施用有机肥还可使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如固氮菌、氨化菌、纤维素分解菌、硝化菌等。有机肥料中有动物消化道分泌的各种活性酶,以及微生物产生的各种酶,这些物质施到土壤后,可大大提高土壤的酶活性。多施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活性和生物繁殖转化能力,从而提高土壤的吸收性能、缓冲性能和抗逆性能。
(二)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作用
有机肥料含有植物所需要的大量营养成分,各种微量元素、糖类和脂肪。据研究分析,猪粪中含有全氮2.91%、全磷1.33%、全钾1.0%,有机质77%。畜禽粪便中含硼21.7~24毫克/公斤,锌29~290毫克/公斤,锰143~261毫克/公斤,钼3.0~4.2毫克/公斤,有效铁29~290毫克/公斤。试验研究表明,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农作物产量均明显高于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说明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是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三)有机肥料是生产绿色食品的主要肥源
生产无公害、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是农产品发展的方向。近十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加上政府行政部门的倡导和重视,我国绿色食品的生产发展很快。
在”有机农业和食品加工基本标准”关于肥料使用方面,规定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十分注意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限制无机肥料的过量使用,有机肥料(包括绿肥和微生物肥料)才是生产绿色食品的主要肥源。
为了使绿色食品的生产有足够数量的符合要求的有机肥料,必须注意做好下列几方面工作。
1、为了保证有充足的有机肥源,利用好现有的有机肥资源,大量积制农家肥,特别要杜绝随处试弃畜禽粪便,晒粪干和焚烧秸秆的现象。
2、有机肥材料的收集主要是人畜禽的排泄物、饼粕、食品加工的下脚料、秸秆、泥炭、山青、湖草等。
3、有机肥的生产加工要符合相关规定标准。
4、有机肥一般用作基肥。生产绿色食品可适当多用饼肥。腐熟的,达到无害化要求的沼气肥水,人畜粪尿可作追肥,严禁在蔬菜等作物上使用未腐熟的人粪尿。
5、收集有机肥材料时,防止含有重金属的材料混入污染。
6、选用适宜的绿肥品种,大力发展与合理利用绿肥。
7、发展生态农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8、合理配合施用化肥。施用化肥能增加作物产量,但如果使用不当,则容易污染环境。要防止化肥的污染,又要保证作物高产,关键在于大量增加有机肥用量,合理控制化肥施用量,调节氮磷钾化肥比例,实行化肥深施等措施。
上一篇: 香叶作调料是注意什么?
下一篇: 论述间、套作的主要技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