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害状
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以幼虫危害水稻叶片造成白叶,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引起水稻减产,一般可造成损失10——20%,严重的可超过50%。
在水稻分蘖期至抽穗期都能遭受稻纵卷叶螟危害,以幼虫啃食稻叶片叶肉(仅留下表皮)。低龄幼虫常在新长出的嫩叶尖(上部)结成小虫苞或称束叶苞,苞中90%以上有幼虫。幼虫食叶留下表皮,远见白包。因此,当发生量大时,危害后可见白叶满田。一头幼虫一生可食叶5—10片,幼虫通常有5个龄期,1—3龄幼虫食叶量仅为10%,高龄幼虫取食量大。卵一般单产于叶片背面、粒小。
二、发生规律
稻纵卷叶螟一年发生4代,我县主害代为3、4代,它是一种迁飞性害虫,6月份迁入,7月—9月初为主害期。主要危害迟熟早稻、中稻、晚稻。
成虫有趋光,趋嫩性和群集性,喜隐蔽而且温度大的环境,白天隐藏在生长茂密的稻田里,晚上飞到生长嫩绿繁茂的稻田交尾产卵。每只雌蛾产卵50—200粒,散产在稻叶上,一般每叶产卵一粒。在水稻分蘖期多产在心叶下面的一片稻叶上,孕穗期和抽穗期多产在剑叶上,叶面、叶背都有。幼虫行动活动,有转叶危害习性。
三、影响发生的条件
气象条件:稻纵卷叶螟是随季节性气流迁飞的蹇。冬季气温偏高,越冬地界北移,来年发生早;夏季多台风,随气流习机会增多,发生加重。喜中温高湿天气,最适宜温度22—28℃相对湿度80%以上,如果温度30℃以上,相对湿度在70%以下时,都对其不利。
栽培条件:稻纵卷叶螟喜生长嫩绿、湿度大的稻田。多施氮肥,迟施氮肥的稻田发生量大,危害重。水稻叶片窄,生长挺立(田间)适风透光好,叶面多毛的品种不利于稻纵卷叶螟发生。水稻叶片宽,生长嫩绿,叶面少毛的品种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发生。
四、防治技术
防治策略:防治稻纵卷叶螟以保护水稻三片功能叶为重点,按照防治指标,适时开展化学防治。同时注重选用抗(耐)虫品种,肥水管理和保护天敌。
1、农业防治:适用抗(耐)虫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基肥足、追肥稳、后期不贪青)的方法,调控水稻生长。
2、化学防治;防治适期,二龄幼虫高峰期或百蔸束叶小苞45个。防治药剂:亩用1.8%蓝锐70毫升,48%毒死蜱100毫升或者20%康宽10毫升。
上一篇: 如何治疗犬立克次氏体病?
下一篇: 山药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哪几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