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要点
1、栽培季节。中秋节前后播种(约9月10日—20日)。播种期气温不超过28℃,适宜菌丝生长发育;播种后菌蕾发育期,气温不低于10℃,使菌蕾健康发育成子实体。
2、场地整理。整地开厢,先开好排水沟,厢宽包沟1米左右,厢面“龟背形”,沟宽20一30厘米,沟深25-35厘米,防止积水。
3、播种方法。播种采取一层料、一层种、再一层料的方式,菌种点播。亩用竹料4—5吨,菌种1000—1200瓶,做到一边放料,一边播种。
4、覆土盖物。播种后,在厢面覆盖一层约2—3厘米厚的腐殖土,腐殖土的含水量以20%为宜。覆土后再用竹叶或玉米秆铺盖表面,注意遮荫和防止雨水淋浸。
5、田间管理。出菇期培养基含水量以60%为宜,覆土含水量不低于2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为好。姑蕾生长期,必须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相对湿度不低于85—90%。菇蕾膨大逐渐出现顶端凸起,继之在短时间内破口。竹荪栽培十分讲究喷水,具体要求“四看”即一看盖面物。竹叶或秆草变干时,就要喷水;二看覆土。覆土发白,要多喷、勤喷;三看菌蕾。菌蕾小,轻喷、雾喷;菌蕾大多喷、重喷;四看天气。晴天、干燥天蒸发量大,多喷、阴雨天不喷。这样才确保长好蕾,出好菇,朵形漂亮。
6、采收。菌蕾破壳开伞至成熟为2.5-7小时,一般中午12点后逐渐萎焉死亡。因此,当竹荪开伞待菌裙下沿伸至菌托、孢子胶质将开始自溶时(子实体成熟)即可采收。采摘时用手指握住菌托,将子实体轻轻扭动拔起,小心地放进篮子,切勿损坏菌裙,影响商品质量。
7、加工竹荪子实体。采回后,随即除去菌盖和菌托,不使黑褐色的孢子胶质液污染柄、裙。然后,将洁白的竹荪子实体进行烘烤。商品要求完整、洁白、干燥。
上一篇: 梨树腐烂病与苹果树腐烂病一样吗?
下一篇: 如何防治玉米地下害虫蝼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