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兔沙门氏菌病病原的特性是什么?

兔沙门氏菌病病原的特性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沙门氏菌为两端钝圆、中等大小的直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无英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禽伤寒沙门氏菌外,都具有周鞭毛,能运动,绝大多数具有菌毛,能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和凝集细胞。本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培养中易发生从光滑型到粗糙型的变异。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但在43℃也能生长良好。本菌一般不发酵乳糖、蔗糖,不水解辱素,不凝固牛乳。本菌具有菌体(0)抗原、鞭毛(H)抗原、表面(K)抗原和菌毛抗原。沙口氏菌血清型鉴定是用0、H和Vi(K抗原的一种)单因子血清作玻板凝集试验来鉴定待检菌株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具有一定的侵袭力,并产生毒力强大的内毒素,细菌死亡后可释放出内毒素,引起宿主体温升髙,白细胞数下降,大剂量时导致中毒症和休克。本菌对热、各种消毒药和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水中能存活2~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在冻土中可越冬,在潮湿温暖处可生存4~5周,在干燥的地方可存活8~20周。本菌在60℃条件下保持15分钟即可被杀死,在5%石炭酸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0.1%升莱溶液中于数分钟内即可被灭活。对胆盐、亚硒酸盐、亚硫酸钠等的抵抗力强于其他肠道菌,故在含有这类物质的增菌液中仍能生长。本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随耐药菌株日益增多而越来越低,多数菌株能抵抗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红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等,但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呋喃唑酮、多黏菌素B等尚有较高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