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 油茶移栽要点?

油茶移栽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油茶的移栽  

整地应根据造林地的地势、耕作习惯和水土保持的需要等条件来确定。在坡度较小、适宜茶、粮(豆类)、药兼作的地方采取全面整地;在坡度较缓的地方采用梯田整地,既利于水土保持又利于集约经营、建立三保山(保水、保土、保肥),沿等高线开挖宽40~50cm的带,整成里低外高的反坡梯田,田面保持30cm以上的活土层;在坡度较陡的地方宜采取带状整地,沿等高线开挖宽40~50cm,沟深30~40cm的带,带与带之问保留2.5m的生土带,以保持水土。在坡度大且地形复杂、不规则时采用鱼鳞坑整地,规格为60×40×30cm,坑与坑交错排列成鱼鳞状。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块状整地等,要因地制宜地采用合适的整地方式。  

挖穴定位在畦面距后靖三分之一的位置,穴深宽40cm见方。每亩挖100~150穴,肥山与平坡稀点,土质差,坡度大的可密些。穴挖好后,每穴加有机肥(菜子饼、畜禽粪)2~3kg,钙镁磷250~300g,复合肥50~100g,与四周的表土层混合均匀后填入穴中,再覆盖15~20cm细土,至畦面平。过2~3个月后即可种植。好处是穴可保水肥,表土有机质含量较高、疏松,加上油茶根趋肥性好,有利于幼苗根系生长扩张。  

把好栽种关,是提高无性油茶成活率的关键环节,也是夺取无性油茶高产的重中之重。  

(1)看地看天按季节决定栽种时间。栽前土壤要处于湿润状态, 栽后成活率才有保障。土壤含水量过少,栽后根系和树干与枝叶水分不仅得不到补充, 反之会因丢失水分而枯死;太湿、土壤泥泞而不利根的生长。只有在土壤水分处于饱和和湿润状态,为最佳种植条件。栽种前1~2天和栽种后2~3天内最好能各下一场透雨,否则强行栽植必然影响成活率。因此,在栽种前要特别注意未来3~5 天天气预报。确保栽前土壤湿润, 栽后能下一场透雨来确定具体种植时间,阴天与小雨也可抢种。种植季节一般在早春二至三月上旬和晚秋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看天看地及时抢种。在相同适宜条件下,秋植比春植好。  

(2)做好起苗和运输中的保根与护根工作。油茶叶片有革质,水分蒸发慢, 而根部若在裸露情况下, 则水分蒸发比叶片快, 很容易干枯,如根部干枯, 那怕叶片仍鲜绿也很难成活。因此在起苗时要保护根系,起苗后用湿稻草捆扎根部, 以保持苗根湿润,苗木不失水。若苗地太干,要在起苗前一天灌一次水再起苗,要就近起苗,减少途中停留时间。运输时要用湿稻草覆盖苗木, 减少途中水分丢失。要在尽短的时间内将苗木运至目的地,若天气和土壤适宜种植应及时栽种。若天气和土壤不宜栽种,应先进行假植,注意浇透水,上面用湿稻草覆盖,以保苗护根。  

(3)根部沾泥浆,保根又促根用生根粉加适量钙镁磷与红(黄) 泥土、水搅拌成泥浆,把苗根对齐,沾根打泥浆后再拿去栽植。这样可起保根促根作用, 提高种植后的成活率。  

(4)去杂防病,减叶保苗。苗木上山前先逐株检查去除嫁接口下茨生的假苗, 剪除病叶、伤残叶,保留不超过1/2~ 2/3的叶后,把苗木用多茵灵或托布津1:800~1000倍液浸苗2~3分钟,防止苗木带菌上山。以提高苗木质量,有利种后成活。  

(5)低位种植, 盖草遮阴保湿。栽种前2~3天,先把种植穴填成龟背形, 使原来施的基肥和表土垫于底层。栽植时,根据苗根系长短,刨一小洞,把苗放入洞中,填上新土层再将苗轻轻往上提,使根舒,苗正,分层压实泥土,再覆盖3~5cm松土层,目的是起切断土壤中毛细管作用,减少水分蒸发,并使苗兜成碗状,下雨时苗兜可以多积些水分。晴天栽种后要注意浇足浇透定根水,栽植深度不宜太浅,要使嫁接口低于畦面2~3cm,这叫低位种植,既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又可抑制嫁接口下萌发出茨生芽。油荼苗栽植后耍在树兜周围半径40~50cm的范围盖上稻草或杂草15~20cm厚,山岗和风口地要压上少量泥土防止盖草被风吹掉,6月底7月初,视其兜边盖草腐烂情况再盖上一层草,既可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滋润,提高成活率,又可防止雨水径流,抑制杂草丛生。  

1、林地选择
当岗松,背阴杉,向阳山坡种油茶。乌土油笃笃,石壳山上果要落。
1米土层,排水良好,酸性土壤。缓坡中下部的阳坡、半阳坡。
2、良种壮苗
劣种换良种,三年换个大油桶。种好、苗壮、树丰产。
采用审定良种,科学配比栽培,优质苗木造林。容器杯苗高10cm,一年优良家系苗高20cm,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基径粗0.4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3、科学整地
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陡山梯垦保水土,平山全垦间作物。小雨不出带,大雨难下山。
秋季整地,冬季造林;冬季整地,来春造林;夏伏整地,秋季造林。小于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成梯或水保鱼鳞坑整地方式。
4、合理密度
种植密度70-120株左右,适宜的行距为2.5-3.0m,株距为2.0-3.0m。
5、科学栽植
拌匀基肥复表土、扶正苗株,细土回填,分层压实。嫁接口与地面平,做到根舒、苗正、土实。
6、强化抚育
一年不垦草成行,两年不垦减产量,三年不垦叶子黄,四年不垦茶山荒。油菜怕浆,油茶怕荒。
造林后,每年抚育2-3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第二次抚育一般在8-9月;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深垦。前3年需摘掉花蕾,加快树冠成形。
七挖金,八挖银,冬季深挖赛黄金。荒山伏天挖得深,三年丰收拿得稳。挖山三年,本利周全。
盛果期每年抚育1-2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冬季结合土壤改良进行深垦施肥。
以山养山,种肥养林,茶枯还山,落叶归根。
利用林地间隙种植花生、黄豆、苜蓿、紫云英、绿豆、芝麻、豌豆类豆科等矮杆作物,以耕代抚,间作距树蔸的距离在50cm以上,并及时施肥。
7、控形修剪
冬剪大枝夏摘梢,春秋两季整侧边。
修剪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好,定植后在50cm处定干;第二年在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均匀分布。
大空小不空,内空外不空,打阴不打阳,剪横不剪顺。剪去脚枝不伤皮,锯去残柱不藏蚁,病虫枯枝全剪去,上控下促树冠齐。小枝多,大枝少,合理分布不拥挤,内膛通风光照好,上下内外都开花,立体结果产量高。
在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进行。将位置不适的枝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连续挂果枝适当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强壮枝进行培养。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型,应剪除少量枝径2-4cm左右的直立大枝,开好“天窗”,提高内膛结果能力。
8、合理施肥
土是根,肥是劲,种是本。幼林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定植当年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施薄肥,距离30公分,一株半两,避免肥害。第二年3月份新梢萌动前施速效氮肥,每株0.1-0.5公斤,12月上旬以每株5-10公斤土杂肥或粪肥为越冬肥,随树体增长,逐年递增。
盛果期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3月份施速效肥,每株1-2公斤;11月份施土杂肥,每株15-20公斤。

油茶的移栽  

整地应根据造林地的地势、耕作习惯和水土保持的需要等条件来确定。在坡度较小、适宜茶、粮(豆类)、药兼作的地方采取全面整地;在坡度较缓的地方采用梯田整地,既利于水土保持又利于集约经营、建立三保山(保水、保土、保肥),沿等高线开挖宽40~50cm的带,整成里低外高的反坡梯田,田面保持30cm以上的活土层;在坡度较陡的地方宜采取带状整地,沿等高线开挖宽40~50cm,沟深30~40cm的带,带与带之问保留2.5m的生土带,以保持水土。在坡度大且地形复杂、不规则时采用鱼鳞坑整地,规格为60×40×30cm,坑与坑交错排列成鱼鳞状。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块状整地等,要因地制宜地采用合适的整地方式。  

挖穴定位在畦面距后靖三分之一的位置,穴深宽40cm见方。每亩挖100~150穴,肥山与平坡稀点,土质差,坡度大的可密些。穴挖好后,每穴加有机肥(菜子饼、畜禽粪)2~3kg,钙镁磷250~300g,复合肥50~100g,与四周的表土层混合均匀后填入穴中,再覆盖15~20cm细土,至畦面平。过2~3个月后即可种植。好处是穴可保水肥,表土有机质含量较高、疏松,加上油茶根趋肥性好,有利于幼苗根系生长扩张。  

把好栽种关,是提高无性油茶成活率的关键环节,也是夺取无性油茶高产的重中之重。  

(1)看地看天按季节决定栽种时间。栽前土壤要处于湿润状态, 栽后成活率才有保障。土壤含水量过少,栽后根系和树干与枝叶水分不仅得不到补充, 反之会因丢失水分而枯死;太湿、土壤泥泞而不利根的生长。只有在土壤水分处于饱和和湿润状态,为最佳种植条件。栽种前1~2天和栽种后2~3天内最好能各下一场透雨,否则强行栽植必然影响成活率。因此,在栽种前要特别注意未来3~5 天天气预报。确保栽前土壤湿润, 栽后能下一场透雨来确定具体种植时间,阴天与小雨也可抢种。种植季节一般在早春二至三月上旬和晚秋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看天看地及时抢种。在相同适宜条件下,秋植比春植好。  

(2)做好起苗和运输中的保根与护根工作。油茶叶片有革质,水分蒸发慢, 而根部若在裸露情况下, 则水分蒸发比叶片快, 很容易干枯,如根部干枯, 那怕叶片仍鲜绿也很难成活。因此在起苗时要保护根系,起苗后用湿稻草捆扎根部, 以保持苗根湿润,苗木不失水。若苗地太干,要在起苗前一天灌一次水再起苗,要就近起苗,减少途中停留时间。运输时要用湿稻草覆盖苗木, 减少途中水分丢失。要在尽短的时间内将苗木运至目的地,若天气和土壤适宜种植应及时栽种。若天气和土壤不宜栽种,应先进行假植,注意浇透水,上面用湿稻草覆盖,以保苗护根。  

(3)根部沾泥浆,保根又促根用生根粉加适量钙镁磷与红(黄) 泥土、水搅拌成泥浆,把苗根对齐,沾根打泥浆后再拿去栽植。这样可起保根促根作用, 提高种植后的成活率。  

(4)去杂防病,减叶保苗。苗木上山前先逐株检查去除嫁接口下茨生的假苗, 剪除病叶、伤残叶,保留不超过1/2~ 2/3的叶后,把苗木用多茵灵或托布津1:800~1000倍液浸苗2~3分钟,防止苗木带菌上山。以提高苗木质量,有利种后成活。  

(5)低位种植, 盖草遮阴保湿。栽种前2~3天,先把种植穴填成龟背形, 使原来施的基肥和表土垫于底层。栽植时,根据苗根系长短,刨一小洞,把苗放入洞中,填上新土层再将苗轻轻往上提,使根舒,苗正,分层压实泥土,再覆盖3~5cm松土层,目的是起切断土壤中毛细管作用,减少水分蒸发,并使苗兜成碗状,下雨时苗兜可以多积些水分。晴天栽种后要注意浇足浇透定根水,栽植深度不宜太浅,要使嫁接口低于畦面2~3cm,这叫低位种植,既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又可抑制嫁接口下萌发出茨生芽。油荼苗栽植后耍在树兜周围半径40~50cm的范围盖上稻草或杂草15~20cm厚,山岗和风口地要压上少量泥土防止盖草被风吹掉,6月底7月初,视其兜边盖草腐烂情况再盖上一层草,既可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滋润,提高成活率,又可防止雨水径流,抑制杂草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