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查。贮藏前应检查库(窖)整体安全性、牢固性、密封性、保温性,通风管道的畅通情况,必要的风机、照明、监测等设备的运行情况。
(二)清杂。贮藏前一个月应将库(窖)内杂物、垃圾清理,彻底清扫库(窖)内环境卫生。
(三)通风。贮藏前1-2周,应将库(窖)的门、窗、通风孔打开,充分通风换气。
(四)控湿。对于气候比较干燥地区,应在贮藏前2-3周,用适量水浇库(窖)地面,使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对于气候比较潮湿、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将库(窖)门窗打开进行通风散湿,并在库(窖)地面、墙壁摆放5-7 cm厚的消毒秸秆,或在库(窖)地面铺放疏密均匀、清洁干燥的砖块、干木板等架空或垫底材料,垫层高10-15cm,防潮湿,利通气。
(五)消毒。按库(窖)体积,可使用1g/m的过氧乙酸、或0.1g/m-0.2g/m的二氧化氯、或6g/m-10g/m的硫磺熏蒸24小时,熏蒸完毕后通风换气,排尽残留的二氧化硫气体,并将燃烧余物打扫干净,防止污染。
一是采收前准备好存储器具,二是准备存储地方
上一篇: 银杏树繁殖方式有几种?
下一篇: 玉米主要有哪些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