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俗称“小矮子玉米”、“小老爷玉米”。是玉米极易感染的病毒危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降低玉米产量。粗缩病的主要特征:玉米苗期感染此病后,叶片浓绿,根系少,植株矮化,不往高长;成株期感染此病,上部节间缩短,雄穗花轴缩短,果穗短小,结果少,此病害从玉米苗期到抽穗期间均可感染此病,发病后极难根治,早期预防是根本出路。粗缩病毒不能通过土壤和接触传播,只能由灰飞虱传播病毒。如果冬季气温高,早春温度回升早,便有利于灰飞虱的越冬和繁殖。为确保玉米高产稳产,有效预防玉米粗缩病,对农民提出几点指导意见:
1.加强对玉米粗缩病防治工作的重视
玉米粗缩病严重影响玉米产量。防治玉米粗缩病应从选种开始。在注重玉米产量特性的同时,更要关注玉米的抗病性。因为所有的高产玉米都是在不发病的前提下水肥等外界条件得到满足后取得的。发生病虫害再好的水肥条件也无法改变减产的结果,所以优先选择抗病品种是明智之举。从有关资料上了解到抗玉米粗缩病的玉米品种以硬粒性品种抗病,中间型品种次之,马齿型品种易感此病。
2.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应及早动手
防治玉米粗缩病应及早动手,绝不能像有的农户那样,等看到玉米感病后才喷药防治,那就为时已晚。我市玉米播种期大概在5月20日--6月25日之间。这期间正值灰飞虱活动盛期,无法通过错播种期的方法防治此病,防止工作尤为艰巨。此时正值小麦成熟后其,部分农民漠视麦田后期管理,使灰飞虱等虫害侥幸生存,危害夏季作物生长。因此防治玉米粗缩病应从小麦后期管理开始,抓好小麦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是小麦丰产的保证,又是对夏季玉米免受粗缩病危害的重要措施。
3.防治玉米粗缩病具体方法
(1)调整玉米播期,使其避开灰飞虱,
(2)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玉米植株抗病力
(3)改套种玉米为上下两茬播种模式
(4)间苗时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5)5月以前防治灰飞虱,用10%的吡虫啉20克兑水30公斤或乐果
全田喷雾
(6)对夏播玉米要清除田间、地边、畦梗杂草。清除杂草的目的能有效的消灭灰飞虱栖息的病毒。结合喷施玉米封闭除草剂加入30%的乙酰胺磷等杀虫剂,达到杀死栖息在麦秸内灰飞虱等害虫的目的。
1.重视拌种或种子包衣。可用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量的0.2%拌种或包衣。同时加入2.5%适乐时或20%三唑酮(按种子量的0.1%拌种)兼防玉米黑粉等病害。
2.清除地头地边杂草,破坏灰飞虱产卵栖息的环境。
3.玉米出苗后集中防治一次灰飞虱,可亩用10%吡虫啉15~20克喷雾防治灰飞虱。同时可加入抗病毒药剂病毒A或植病灵2号30~50克(毫升)对水30公斤混合喷雾防治。7~10天一次,连喷2~3次。
注意事项:成方连片的大田要喷四周形成保护带,保护带宽3~5米。插花田和靠近果园的地块要全田喷雾,同时注意对沟边、地边杂草的防治。
防治措施:对该病的防治应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
一是栽培管理措施。(1)选用抗耐病品种,适期播种。可以根据本地条件选用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2)清除杂草,控制毒源,拔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玉米田间、地边杂草,破坏灰飞虱适宜的栖息场所。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并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
二是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或包衣。用内吸杀虫剂或包衣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可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病害传播。(2)苗期喷药杀虫。在玉米播种前后及苗期,对玉米田及附近杂草喷药防治灰飞虱,对减轻病害有一定作用。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加水喷雾,全面防治田埂、地头、沟边杂草上的灰飞虱和蚜虫。玉米三叶期及时用氧化乐果加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喷雾预防,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不理想时,用25%吗啉胍·锌可溶性粉剂或菌毒清喷雾治疗,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3)在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可选用1.5%硫铜·烷基·烷醇乳油进行防治,效果也比较理想
根据玉米粗缩病的发病规律,玉米幼苗期易感病。播期应尽量调整到使玉米幼苗感病期避开灰飞虱传毒盛期。大力推广贴茬直播或小麦收割后灭茬抢播。
2.清除杂草,控制毒源,拔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玉米田间、地边杂草,破坏灰飞虱适宜的栖息场所。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并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
3.化学防治。消灭传毒介体(灰飞虱)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①药剂拌种或包衣。用内吸杀虫剂或包衣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可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病害传播。②苗期喷药杀虫。在玉米播种前后及苗期,对玉米田及附近杂草喷药防治灰飞虱,对减轻病害有一定作用。可选用10%吡虫啉等,喷药应均匀周到,以确保防效。③要特别注意玉米7叶期前的药剂防治,注意均匀和连续喷施,减少病毒的传播。④在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也可选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或1.5%植病灵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效果也比较理想。
玉米粗缩病主要是病毒性病害,灰飞虱传播,发病后不容易治疗,最好是预防。方法:1.调整播期。河北省夏玉米播种避开5月中旬,可以在5月下旬播种。2.选用抗病品种。3.清除地边、路边杂草,减少灰飞虱寄主。4.加强管理,增强抗病性。5.拔出病株,减少感染源。6.及时防治灰飞虱。
玉米粗缩病防治:1、调整播期:6月10日以后播种错开灰飞虱的发生高峰。2、 治虫防病:在灰飞虱发生盛期即6月20-30日,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4.5高效氯氰菊酯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25毫升、48%的毒死蜱乳油25毫升或用 1.8%的阿维菌素25毫升。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田间小麦丛矮病病株和玉米发病幼苗,清除杂草,减少毒源。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很大,严重的将会达5成以上,甚至绝收。现对玉米粗缩病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办法:主要症状: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病苗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病株生长迟缓、矮化。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型,花丝极少,多不结实。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要预防粗缩病,进行拌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用种衣剂+新高脂膜拌种,能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2、农业防治:选择安全播种期,避开玉米感病叶龄期以后播种,种植耐病品种,可显著减轻玉米粗缩病的病症和发病率。结合田间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3、化学防治:在灰飞虱虫量高、粗缩病发病重、玉米苗龄在10叶以内的田块,要在苗期根据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加新高脂膜提高药效。
上一篇: 小麦如何施肥保高产?
下一篇: 怎样加工咸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