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作物秸杆覆盖茶园土壤,不仅可以克服由于不适当的垦耕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而且能使土壤团粒结构和有机质含量提高,同时节约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茶园土壤覆盖主要是采用铺草覆盖,这是我国茶区的一项传统管理技术措施,它不受气候、地域的限制,凡有草料来源的茶园都可采用。茶园铺草的技术效应。茶园行间一经铺草后,就使土壤处于草料的覆盖保护之下,这样既可以减轻雨水、热量对于土壤的直接作用,又可改善土壤内部的水、肥、气、热状况,为茶树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其主要效果有:
(1)防止土壤冲刷:未封行的茶园,由于树冠覆盖度较小,行间土壤得不到充分的隐蔽而处于裸露状态,每逢大雨,都会使土壤大量流失;又由于阳光的直射,使土壤温度变化较大,对茶树根系生长不利。如果在茶树行间铺草,土壤冲刷程度即可减轻,土壤的温差变幅较小。一般铺草越厚,土壤的保土、保温的效果越好。
(2)减少杂草发生:未封行的茶园,行间地面光照充足,各种杂草容易滋生,与茶树争肥、争水,严重影响茶树生长。茶园行间铺草,由于草料严密阻挡光照,被草料盖住的杂草会因缺乏光照而黄化枯死,从而减少了杂草的发生和危害。据调查表明,6月下旬进行铺草覆盖的茶园,在7~8月份每平方米只有杂草63株,未铺草的茶园有1089株,相差16倍多。可见茶园行间铺草对减少杂草发生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一般来说,茶园铺草越厚,减少杂草发生的作用越大。据我省有些茶园调查,铺草的茶园每年节省10个锄草用工。
(3)保蓄土壤水分:茶园铺草可以减轻日晒雨淋和人为践踏对于土壤的影响,能使土壤表层在较长时期中保持疏松而不板结。天降大雨时,雨滴打在草料上,降低了降雨的势能,成为缓慢的水流渗入土中,减少了水土流失。干旱时期,铺草使得土壤水分的蒸发强度降低,保蓄在土中的水分较多,可供茶树吸收利用,从而减轻干旱对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的影响。据日照市东港区茶园测定,铺草茶园0~30厘米土层含水率要比未铺草茶园高1.4%~3.0%。可见茶园铺草能起到保蓄土壤水分的作用。
(4)稳定土壤温度:茶园铺草覆盖,冬季有保温作用,使土壤温度不致过低,夏季有降温作用,使土壤温度不致过高,从而使土壤温度的年变化幅度减小,具有冬暖夏凉调节土温的效果。据试验结果表明,夏季晴热天气,铺草的和未铺草的茶园相比,5厘米深处的土温要低10℃,10厘米深处的要低9℃,15厘米深处要低5℃。茶园铺草对于冬季寒冷的山东茶区来说,能明显地起到降低冻土层的作用。据1975年冻害观察,未铺草茶园冻土层厚度为18.1厘米,铺草茶园冻土层厚度仅7.3厘米,要比未铺草的减小10.8厘米,这对保护茶树吸收根系不受冻害是极为有利的。
(5)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其他养分含量:茶园铺草用的草料多为粗老有机物,含有大量的木质素、纤维素,碳氮比值高,分解比较缓慢,腐殖化系数高于绿肥和嫩草,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据铺草试验表明,每年每亩铺草4000千克,3年后0~20厘米土层有机质含量比不铺草的提高0.25%。草料中含有各种养分,经过较长时间的转化分解之后可供茶树利用。茶园铺草还能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固氮菌数量,这对于土壤的改良熟化、提高肥力显然是很有利的。
下一篇: 柑橘潜叶蛾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