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马立克病( Marek ' s Disease)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等部位的单核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MD常与淋巴白血病(LL)或网状内皮增生症(RE)混淆,应注意 鉴别诊断 。
据症状和病变发生的主要部位,本病在临床上分为四种类型:神经型(古典型)、内脏型(急性型)、眼型和皮肤型。有时可以混合发生。
1.神经型 主要侵害外周神经, 侵害坐骨神经 最为常见。病鸡步态不稳, 发生不完全麻痹,后期则完全麻痹,不能站立,蹲伏在地上,臂神经受侵害时则被侵侧翅膀下垂 , 呈一腿伸向前方另一腿伸向后方的特征性姿态 ; 当侵害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时,病鸡发生头下垂或头颈歪斜 ;当迷走神经受侵时则可引起失声、嗉囊扩张以及呼吸困难;腹神经受侵时则常有腹泻症状。
2. 内脏型 多呈急性暴发,常见于幼龄鸡群,开始以大批鸡精神委顿为主要特征,几天后部分病鸡出现共济失调,随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麻痹。部分病鸡死前无特征临床症状,很多病鸡表现脱水、消瘦和昏迷。
3. 眼型 出现于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或消失。虹膜失去正常色素,呈同心环状或斑点状以至弥漫的灰白色。瞳孔边缘不整齐,到严重阶段瞳孔只剩下一个针头大的小孔。
4. 皮肤型 此型一般缺乏明显的临诊症状,往往在宰后拔毛时发现 羽毛囊增大,形成淡白色小结节或瘤状物 。此种病变常见于大腿部、颈部及躯干背面生长粗大羽毛的部位。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是由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引起的鸭、火鸡、鸡和野禽的一组症状不同的综合征。包括免疫抑制、致死性网状细胞瘤、生长抑制综合征(矮小综合征)以及淋巴组织和其他组织的慢性肿瘤。
急性型只表现为死前嗜睡。慢性型表现为矮小综合征,生长发育停滞,羽毛生长不良,冠髯苍白。运动失调,肢体麻痹。确诊必须靠血清学实验和病毒分离。
上一篇: 怎样正确施用尿素?尿素施用技术总结
下一篇: 什么是无公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