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穗期灌溉。玉米进入拔节孕穗期即大喇叭口期对水分敏感,防止“卡脖旱”。玉米生长中后期植株需水量大,缺水则受精不良,叶片早衰,光合作用和养分运输能力下降,败育粒增加,粒重下降。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要及时浇水,避免干旱造成减产。如果遇暴雨积水要及时排涝,特别是在灌浆期间,更要注意防洪排涝。
2、化控防倒。当玉米叶片长到9-12片叶时,用玉米矮丰喷施以防治玉米徒长及控制玉米株高。
3、追施穗肥。在拔节至孕穗末期施攻穗肥,施肥时期一般在10-12叶期(即大喇叭口期),可以保证植株生长,促进果穗发育、促进小花分化,提高结实粒数。应以氮肥为主,亩施尿素25-30公斤。
4、及时拔除小株、弱株。由于播种、地力、补种、病虫危害等原因,造成玉米拔节后,田间产生一些小株、弱株。他们通常不结穗或结穗很小,不但占有一定的空间,消耗肥水,影响健株生长,还容易造成荫蔽、遇风雨引致倒伏,因此应及早拔除,确保群体整齐度。
5、防治病虫害。选用百菌清、农用链霉素等药剂喷雾防治顶腐病和细菌性茎腐病。防治大、小斑病可用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至3次。防治玉米螟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可溶性辛硫磷、毒死蜱或Bt等颗粒剂加细土拌成的毒土撒入玉米心叶内。
上一篇: 芝麻的生长习性?
下一篇: 促进柑桔成花的农业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