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白粉病:在雨水多、湿度大、光照少、通风不良的环境下蔓延最快。先在植株的嫩叶、嫩枝以及花蕾、花枝上长出一层白色粉末状物,此后病情逐步发展,使幼枝扭曲,严重时花蕾枯萎、花少而小,甚至植株死亡。在4~5月或8月下旬至9月上旬,用70%硫菌灵1000倍液,每20天左右喷洒一次。 ②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嫩枝及花梗,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生长期间可用70%硫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每周喷雾一次。 ③枝枯病:发生于枝条上,初期为红紫色小斑点,而后逐渐扩大,后期病斑呈深褐色,表面纵裂,这种裂缝是月季枝枯病的重要特征,严重时整株枯死。可用50%退菌特800倍液或多菌灵800~1000倍液进行喷洒。 ④根癌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植株的根颈处,有时也发生在侧根、枝干上。感病部位发生大小不等的肿瘤,病株地上部分叶片失绿、变黄、叶小并早落,生长迟缓,影响开花,严重时植株枯死。发现病株,用刀切除癌瘤,再用冰碘液(甲醇50份、冰醋酸25份、碘片2份混合制成)涂抹。
1、遮荫通风:不宜在强烈的阳光下直射,移直遮荫棚下,使盆花接受散射光照,给月季创造适宜的生长开花的环境条件。喷施新高脂膜,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2、水肥管理:月季开花次数多,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以保旺盛的长势。进入夏季,其蒸发量和消耗量都大,生长迅速,开花期应适时多施水肥,喷施壮茎灵,使植株花繁叶茂,打破月季夏季休眠状态。松土除草,增强盆土的疏松通气性能,促进根系的正常生长。
3、疏枝修剪:先剪弱短枝、病枝。高剪健壮枝、枯枝,促其开花整齐。长枝条修剪长度不宜超过二分之一,避免腋芽萌发迟缓。盆栽月季以3-5朵为宜。喷施花朵壮蒂灵,可促使花蕾强壮、花瓣肥大、花色艳丽、花香浓郁、花期延长。月季开花后应在花下第3片复叶以下剪掉,以促发壮实新枝,及早现蕾开花。
4、药剂防治。一经发现,喷施针对性药物加新高脂膜进行灭杀。
月季最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黑斑病、枝枯病、锈病等;可能发生的虫害有数十种,最常见的有介壳虫、蚜虫、红蜘蛛、蓟马、刺蛾虫、锯叶蜂等。针对以上病虫害,要加大力度进行防治。
在休眠期,也要进行修剪工作。修剪时间是在春节前后,主要是对2年以上的大棵月季从基部剪除病虫枝、枯枝、弱枝和重叠枝、交叉枝。另外就是分别根据月季的品种和特性及生长情况进行不同程度剪枝:对长势差的植株只保留2-3个主枝,可剪去2/3;对长势正常,株型端正、勤开花的品种,可剪去1/2左右;对长势健壮、开花频繁的植株,则只段剪去1/3。对修剪时造成的打的伤口涂抹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尽快愈合,防止病虫侵入。
土壤灭菌:土壤是病虫害传播的主要媒介,也是病虫繁殖的主要场所,定植前进行灭菌处理是防治此类病害的首要方法。土壤灭菌处理的常用方法有蒸汽消毒、药剂熏蒸如溴甲烷、威百亩等。
注意田间卫生:盆栽月季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和叶片干燥,在浇水和施肥时不要将水、肥溅洒在叶片上,避免采用淋浇的方式给水。田间适时适量灌水,避免田间过湿或积水而诱发各种根茎部病害。及时清除棚内棚外的杂草,不为害虫提供越冬场所。同时配以药剂处理,用新高脂膜兑水喷雾,以控制病害的进一步蔓延。发现某棵月季得了黑斑病、白粉病请隔离,病叶掐掉,消毁,以防传染给其它植株。
加强设施管理:定期检查温室大棚的隔离措施,控制害虫的侵入;温室大棚要有足够的通风除湿能力;合理的灌溉系统,避免弄湿植株;及时清洁棚膜,随温度变化及时通风换气和排湿。
药剂防治: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时尽可能采用熏蒸(硫磺熏蒸、烟雾熏蒸),采用喷雾方法时也要尽量选用不易留下污渍的农药。农药应喷洒在植株20厘米以下的部位,避免农药对切花月季的直接污染。切花月季对克螨特、菊酯类农药较敏感,容易出现药害,在防治时要慎重使用。
上一篇: 农药浸种应把握哪几点?
下一篇: 牛的反刍在什么情况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