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农药浸种应把握哪几点? 其他

农药浸种应把握哪几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浸种法是将种子浸泡于一定浓度的药液中。经过一定时间取出,阴干后播种的处理方法。浸种的药剂浓度、时间和温度与药效有直接关系。药剂浓度高,浸种的时间要短;浸种温度高,浸泡时间也要短。一般浸种温度在10—20之间,进行温汤浸种时,药液温度略高一些。药液浓度与温度的选择,取决于药剂的性质及种子的耐药能力。  

浸种应注意的问题:  

(1)要严格掌握用药浓度、浸种时间和温度;有些药剂浸种后要用清水清洗,以免发生药害。  

(2)浸种后有些要进行堆闷,注意堆闷时间,如需种子干燥,应阴干,不能在光照下晾晒 

 药剂浸种是种子消毒处理中最常用的简便方法,不仅节省农药,而且防治效果明显。但部分农户由于操作方法不当,产生药害现象也时有发生。采用农药浸种应特别把握好以下6点。
  一、注意选择药剂的剂型 药剂应选择能溶于水的药剂。目前溶于水的药剂剂型有可湿性粉剂、水剂、乳剂和悬胶剂。不能用粉剂浸种,因为粉剂不溶于水,而是浮于水面或下沉,种子沾药不均,达不到浸种灭菌的效果。
  二、药液的浓度要准确 浸种所用的药剂浓度一般是按照药剂的有效成份含量计算的。浸种的药剂浓度一般与浸种时间有关,浓度低浸种时间可略长一点,浓度高浸种时间要要短些,如果不掌握好准确浓度,就容易发生药害或降低浸种效果。
  三、掌握浸种时间 药剂浸种有一定的时间要求,过长会产生药害,过短达不到消毒目的。具体浸种时间要依照药品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四、浸种的种子要冲洗和晾晒对药剂忍受力差的种子,在浸过后,应按要求用水冲洗,以免发生药害。如果没有具体说明浸后要水洗,就不必水洗。不论需要还是不需要水洗,浸后都应摊开晾干,有的也可以浸后直接播种,应依农药种类和土壤墒情而定。
  五、药液面要高出种子 在浸种时,药液要高出种子16厘米以上,以免种子吸水膨胀后露出药液面,降低浸种效果。
  六、充分搅拌 种子放入药液中要充分搅拌,排除药液的气泡,使种子与药液充分接触,提高浸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