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猪水肿病如何综合防控?

猪水肿病如何综合防控?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应标本兼治,即采取消肿解毒、抗菌消炎和全群治疗。

5.1消肿解毒:强心利尿、降低颅内压、缓解神经症状和组织水肿、清理细菌毒素。口服硫酸钠15g,肌注速尿1.0mL,静注10%氯化钙5mL、50%葡萄糖50mL、25%甘露醇30mL、维生素C注射液4mL,1次/d。

5.2抗菌消炎:单纯水肿病可选甲磺酸培氟沙星(科丰水肿灵)等氟喹诺酮类和头孢类抗菌药;混感呼吸道传染病可选氟苯尼考类制剂;混感链球菌和弓形体时,配合使用长效磺胺类制剂(科丰红弓链灵)。

5.3全群治疗: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类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含维生素E和硒的电解多维和氨基酸。

6预防

6.1免疫预防

仔猪水肿病多价灭活疫苗,14日龄肌注2mL/头,保护率90%。

6.2改善断奶仔猪饲料

限饲,适当降低饲粮蛋白质含量(16%~18%),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硒和氨基酸,减少换料、混群等应激反应。

目前对本病尚无特异的有效疗法,预防本病关键在于改善饲养管理,饲料营养要全面,蛋白质不能过高。药物治疗早期效果好,后期一般无效。

1、在没有本病的地区,不要由病区购进新猪,邻近猪场发生本病,应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在有本病的猪群内,对断乳仔猪,在饲料中添加适宜的抗菌药物。切忌突然断乳和突然更换饲料,断乳时防止突然改变饲养条件,断乳后的仔猪不要饲喂过饱。猪舍清洁、干燥、卫生,定期冲洗消毒。

2、仔猪断奶前7~10天用猪水肿多价浓缩灭活菌苗肌注1~2毫升,可预防本病发生。

3、每批仔猪转入前和转出后,应把猪舍、门窗、墙壁、地面等用水冲干净,再用2.5%的氢氧化钠喷洒消毒,以喷湿为宜。母猪转入产仔舍前3天,用0.5%的高锰酸钾或者1:600百毒杀喷洒消毒。母猪产仔后应每天清理一次粪尿,保持产仔舍的干燥与清洁,每隔2天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一次,有利于杀灭圈舍及周围环境的致病菌。

4、在母猪临产前40天和15天,分别肌肉注射仔猪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每次每头2毫升,以增强母猪血清和初乳中大肠杆菌的抗体。怀孕母猪临产前第7天和第2天,分别肌肉注射猪水肿抗毒注射液10毫升,可确保所产仔猪85.71%得到保护。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在饲料中添加0.2%的金霉素饲喂。仔猪断奶前后皮下注射K88和K99基因工程苗三分之一头份,可明显降低腹泻及水肿发病率。

5、仔猪生后哺乳之前,给仔猪口服0.1%的高锰酸钾2毫升~3毫升,以后每隔5天再喂饮一次。在仔猪3日龄~4日龄肌肉注射富铁力1毫升或牲血素1毫升,0.1%亚硒酸钠2毫升,能有效补充铁和硒的不足。3日龄~5日龄饮用淡盐水,7日龄补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料,以促进器官发育,适量增加粗纤维饲料。

6、仔猪35日龄~40日龄断奶为宜。断奶前1天~5天逐渐减少喂乳次数,严禁突然断乳。调整饲料配方,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3周龄内蛋白质不高于19%。饲料应多样化,保持饲料新鲜洁净。断奶初期补料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断奶后限喂一周青饲料,逐渐增加精饲料。

7、断奶后一个月内,每100公斤饮水或饲料中加1公斤~2公斤食醋或柠檬酸,以提高胃内酸度。定期给予金霉素、土霉素、痢特灵、喹乙醇、磺胺类、亚硒酸钠、维生素B粉等药物,对防治仔猪腹泻和水肿病有明显效果。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加强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尽量保持原窝仔猪上网培育;断奶不要太突然。使仔猪断乳逐步过渡,能较快适应独立生活;避免突然改换饲料;防止饲料单一或过于浓厚,增加维生素丰富的饲料。断奶转群时期,尽量减少应激。缺硒地区补硒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或用0.1%亚硒酸钠液,按每5kg体重颈部肌肉注射1~1.5mL,次日再半量注射一次。圈舍要干燥、清洁。

1、对病猪尚无可靠的治疗方法。一般用抗菌素口服,用盐类泻剂,以抑制或排除肠道内细菌及其产物。用葡萄糖、氯化钙、甘露醇等静脉注射,安纳咖皮下注射,利尿素药物口服。

2、仔猪断奶时应注意饲养管理,防止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避免饲料过于单纯或蛋白质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