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地引进新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叫水稻引种。引种具有投资少而收效快的优点,在南方稻区也具有很大的跨省推广面积,这些都是各省引种成功的例子。
引种也有失败的教训,究其原因,大多是对品种的特征、特性了解不够或是利用不当。水稻引种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问题:
(1)北种南引,即低纬度地区从高纬度地区引种,应选择生育期较长的中迟熟品种,作早稻栽培,应适当早播;作晚稻栽培,适宜迟播;(2)南种北引,即高纬度地区从低纬度地区引种,情况较为复杂,一般来说,华南的晚籼不能引到长江流域栽培,长江流域的晚稻不能引种到北方稻区种植。
但华南的早熟早籼品种,可以引种到长江流域作中、迟熟早稻栽培,华南的中、迟熟早籼,可以引种到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或连作晚稻栽培;(3)纬度相近,高、低海拔地区间的引种原则与海拔相近,高、低纬度地区的引种相似,但应注意籼粳稻带分布,如云南川稻区海拔1800米以上,一般仅宜一季粳稻栽培;中等海拔地区一般为籼粳混合稻区,低海拔地区多为籼稻栽培区;(4)遵循上述原则引种的品种,还应与当地推广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再从中选择表现优良者在较大面积上进行试种示范,以确定其推广应用价值;(5)在引种时还应特别重视检疫工作,以防止检疫性病虫传播。
引种时必须了解原产地的生态条件、品种本身的特征特性、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两地生态环境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会导致品种发生什么改变等问题。原产地与引入地主要生态条件的差异,表现为纬度和海拔的差异,并由此导致日照长度、日照强度和温度的差异、土质和雨量的差异以及品种栽培技术的改变等。因此,引种时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同纬度、同海拔地区间的引种:引种较易成功。
(2)北种南引:即低纬度地区从高纬度地区引种,应选择生育期较长的中迟熟品种。作早稻栽培,应早播;作晚稻栽培,宜迟播。
(3)南种北引:即高纬度地区从低纬度地区引种,若引入低纬度地区的早稻早、中熟品种和中稻早熟品种,或感光性弱、对纬度适应范围较宽的品种,引种较易成功。但晚稻品种北引,不能正常灌浆结实。因此,华南地区的感光晚籼品种不能引至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晚稻品种不能引至华北种植;热带地区品种不能引入东北地区栽培。
(4)纬度相近、不同海拔地区间的引种:由低海拔地区引至高海拔地区的水稻品种,生育期延长,宜引入早熟品种。由高海拔地区引至低海拔地区的水稻品种,生育期缩短,宜引入迟熟品种。另外,还要注意籼粳稻带的分布,如云、贵、川稻区海拔1800米以上,一般仅宜一季粳稻栽培,中等海拔地区一般为籼粳稻混栽区,低海拔地区多为籼稻栽培区。
上一篇: 泥鳅健康养殖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下一篇: 花生要增产如何加强田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