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黄瓜 > 黄瓜靶斑病的症状识别要点有哪些? 黄瓜

黄瓜靶斑病的症状识别要点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诊断要点?xml:namespace>

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1毫米左右。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毫米,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呈环状。

症状区分

黄瓜靶斑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靶斑病病斑,叶两面色泽相近,湿度大时上生灰黑色霉状物;而细菌性角斑病,叶背面有白色菌脓形成的白痕,清晰可辨,两面均无霉层。

黄瓜靶斑病与霜霉病的区别:靶斑病病斑枯死,病健交界处明显,并且病斑粗糙不平;而霜霉病病斑叶片正面褪绿、发黄,病健交界处不清晰,病斑很平。

发病规律

靶斑病是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引起的,该菌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可存活6个月。翌年借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初侵染;侵入后潜育期一般67天(高湿或通风透气不良易发病)之后病部新生病原菌,并经叶缘吐水、棚膜结露珠等途径进行再侵染,使病害逐渐蔓延。严重时,发病1周后,落叶率可由5%发展到90%,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

该病多发生在结瓜盛期,以危害叶片为主,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1毫米左右。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呈环状。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最终导致植株枯死。

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忌大水漫灌,通风控湿;

2、化学措施:每亩地用西安中晟化工黄斑净100克兑水30-40公斤均匀叶背面喷施。

病斑初呈淡褐色后变为绿褐色,略呈圆形,直径6~12毫米,多数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有的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至灰褐色,上生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枯死。还有人描述为,病菌以为害叶片为主,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叶正、背面均可受害,叶片发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略凹陷,受叶脉所限,有时为多角形。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

  中后期多个相邻病斑常连成片,病健界限明显,表现深黄褐色;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病斑变灰褐色,干裂、坏死。发病严重时,病斑在叶面大量散生或连成片,造成叶片枯死、脱落。病斑大小为3-30mm,以10-15mm中型斑较多。在高温高湿与低温低湿条件下易形成差别明显的大小型病斑,这与病原菌繁殖适宜温湿度相一致,高温高湿时,病菌繁殖快,病斑扩展快,形成大病斑;反之,形成小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褐色霉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