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如何进行育成牛的饲养?

如何进行育成牛的饲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育成牛指7月龄至1516月龄的母牛。犊牛6月龄后即由犊牛栏转入育成牛群。育成中期(712月龄)为获得平均日增重06Kg的生长速度,每天还应补充1Kg精料。另外,还应补饲干草。育成后期13月龄至1516月龄的其体躯接近成年母牛,可大量利用低质粗料,锻炼瘤胃消化功能,增大采食量,扩大瘤胃容积,这时日粮中粗饲料可占3/4,精料占1/4

育成牛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育成母牛的生长发育及其成熟。重点应考虑采用最经济的饲喂方法并获得育成牛理想的发育体重。

一、断奶至6月龄育成牛的饲养

断奶期由于犊牛在生理上和饲养环境上发生很大变化,必须精心管理,以使其尽快适应以精粗饲料为主的饲养管理方式。3月龄以后的犊牛采食量逐渐增加,应特别注意控制精料饲喂量,每头每日不应超过2千克;尽量多喂优质青粗饲料,以更好地促使其向乳用体型发展。90-180日龄的饲养方案如下:

91-120日龄,犊牛料2千克,干草1.4千克或青贮料5 千克;121-150日龄,犊牛料2千克,干草1.6千克或青贮料8 千克;151-180日龄,犊牛料2千克,干草2.1千克或青贮料10 千克。

二、7-12月龄育成牛饲养

7-12月龄是育成牛发育最快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年轻小母牛每组可有10-20头,一组内小母牛体重的最大差别不应超过70-90千克。应当仔细记录采食量及生长率,因为这一时期增重过高可能会影响将来的产奶能力,与之相反,增重不足将延误青春期、配种以及第一次产犊。监测年轻小母牛体高、体重及体膘分数有助于评价这一时期的饲喂措施。

此阶段可采用的饲养标准为:①12月龄体重应达280-300千克;②精料:2-2.5千克;③粗料:青贮料10-15千克,干草2-2.5千克;④奶牛营养需要:12-13个奶牛能量单位,干物质5-7千克,粗蛋白600-650克,钙30-32克,磷20-22克。需防止饲喂过多的营养使奶牛过肥。

三、13-17月龄育成牛饲养

13个月以上年轻小母牛的瘤胃已具有充分的功能,这一年龄段的年轻奶牛主要根据便于发情鉴定及配种来分组,奶牛体重的最大变化不应超过130千克。

此阶段只喂给高质量粗饲料也可满足正常的生长需要。实际上高能量的粗饲料如玉米青贮应限量饲喂,因为这些年轻小母牛可能会因采食过量而引起肥胖。玉米青贮和豆科植物或生长良好的牧草混合饲料可为奶牛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精饲料应主要作为补充低质粗饲料的日粮配方成分。

此阶段可采用的饲养标准为:①体重应达到400-420千克;②精料:3-3.5 千克;③粗料:青贮料15-20千克,干草2.5-3.0千克;④日粮营养需要:13-15个奶牛能量单位,干物质6-7千克,粗蛋白640-720克,钙35-38克,磷24-25克。

四、17月龄-初产育成牛饲养

必须记录这一时期年轻奶牛的采食情况和生长速率以便在分娩时获得理想的体高、体重和体膘。母牛分娩前1-2个月应调整饲喂计划从而为年轻奶牛分娩及第一次泌乳作准备,喂给这些年轻奶牛的饲料中应逐渐增加精饲料比例以确保平稳过渡并在分娩后尽快促使 摄入大量干物质 的摄入。分娩时避免不适当的体膘平分(低分或高分)是很重要的。过瘦或肥胖的年轻奶牛更易于发生难产和产后综合症。 分娩前几天可将头胎母牛与泌乳母牛共同放在挤奶房以协助年轻奶牛适应常规挤奶程序,分娩后尽可能将头胎母牛单独放在一组,若与年长奶牛放在一起可能会产生应激反应。

此阶段可采用的饲养标准为:①体重:500-520千克;②精料:3-3.5千克;③粗料:青贮料15-20千克,干草2.5-3.0千克;④日粮营养要求:18-20个奶牛能量单位,干物质7-9千克,粗蛋白750-850克,钙45-47克,磷32-34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