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一类农作物害虫飞蝗有何发生规律? 水稻

一类农作物害虫飞蝗有何发生规律?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据分析,干旱与飞蝗同年发生的机率最大,其次为前年于大田作物病虫害旱而第二年即有飞蝗大发生。大水与蝗虫大发生同年出现的可能性小,除非是春、夏旱而秋涝的情况,夏蝗发生后再出现水灾,否则涝、蝗同年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常可出现前二年涝而间隔一年即发生蝗灾的机率最大。
飞蝗的适宜发育温度范围介于25—35℃之间, 春旱干热,可促进蝗卵提早孵化或加速幼蝻的生长;秋季高温则可部分发生第三代,加重当年的为害,但未必有利于第二年的发生。春季阴冷,则第一代孵化迟、生长慢, 使第二代发生推迟;秋末寒流来临早,秋蝗不能全部羽化或未能充分产卵而死亡。冬季低温,可造成越冬卵死亡。凡冬季平均气温在-10℃以下出现20天或-15℃以下超过5天的地区, 就不适于飞蝗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