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害虫、苗期害虫防治方法
防治指标:每平方米虫量蛴螬为4头、蝼蛄为0.3头;金针虫为5头, 但多以预防为主,生产中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1、农业防治。深耕细作,合理倒茬。铲除地梗杂草,清洁田园。合理施肥,不施未腐熟的肥料,减少产卵量。
2、利用黑光灯诱杀。根据成虫具有较强趋光性,在田间距地面30cm处,架设一盏40w黑光灯,灯下挖直径约1m的坑,铺膜做成临时性水盆,加满水后加微量煤油封闭水面。傍晚时开灯诱杀蝼蛄和金龟子的成虫;或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每盏频振式杀虫灯控制面积达30—40亩,可有效诱杀蝼蛄、蛴螬、地老虎等成虫,降低虫卵量70%左右。对金针虫、地老虎、金龟甲、玉米螟和玉米枯心夜蛾均有很好的防效。
3、糖醋液诱杀。将糖、醋、酒、水按3∶4∶1∶2配制,再加入少量的敌百虫,用盒子装好,于傍晚时分,装放在田间距地面1m高处,可诱杀地老虎成虫。
4、药枝诱杀。取0.3—1m长的榆、杨、刺槐树枝,在40%的氧化乐果乳油30倍液中浸泡12小时,于傍晚前插在田间,每667平方米插5把,可诱杀金龟子。
5、毒饵诱杀。防治蝼蛄、地老虎:每亩1—1.5千克。用80%敌百虫可湿粉0.05千克与炒香豆饼5千克,对水适量配成毒饵,于傍晚撒施在被害田,亩用1—1.5千克。
6、种衣剂包衣。
种子处理是最重要、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植保手段之一,目前占整个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0%。种子处理技术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药剂拌种,二是药剂闷种,三是药剂浸种,是一种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覆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层膜的农药制剂。种衣剂中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及微肥、激素等。
7、 土壤处理。
用48%乐斯本乳油150ml制成20—30Kg毒土,均匀撒施后,再整地播种;用5%杀虫双颗粒剂1—1.5公斤加细土15—25公斤撒施;50%辛硫磷乳剂100毫升拌细炉渣 15—25公斤,在耕地前撒在地面,耙入地中,可杀死蛴螬和金针虫;用92.5%敌百虫粉1千克,拌细土20千克,撒施于玉米根周围。
8、灌根防治。
每亩用40.7%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喷施植株下部或灌根防治;用80%敌敌畏加水400公斤灌根;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灌根;50%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每亩用药液200公斤。
9、喷雾防治:防治玉米旋心虫,蒙古灰象甲、玉米枯心夜蛾,在幼虫危害初期(玉米幼苗期)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
上一篇: 果蔗的产地分布在哪里?果蔗品种有哪些?
下一篇: 温室蔬菜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