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在什么条件的地区容易出现玉米的低温不熟现象? 玉米

在什么条件的地区容易出现玉米的低温不熟现象?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从玉米整个生育期来看,芽期、苗期、灌浆期对低温敏感性很大。苗期低温降低了光合作用强度,影响植株生长。即使温度恢复后仍有一定的低温后效作用,然后逐渐恢复。同时,低温下植株功能叶片的生长受到抑制,影响了植株总的有效叶面积,致光合生产率下降。播种至出苗期需有效积温79.4日度,生物学低限为 9.3℃。播种至出苗的天数随温度增高而缩短。平均气温15℃,需15-20天。平均气温12;8-16.8℃产量高,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都会减产。均温低于10℃,光合生产率明显下降。生产上播种至出苗平均气温升高或降低1℃,每667m2产量就会增加或减少10.6kg.出苗至吐丝期,进入了玉米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尤其进入拔节以后,温度升高生长发育快,有利于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单位于物质重量的增加。平均气温低于23.9℃,就会受到影响,低于 23℃就会减产。吐丝至成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仍需较高温度。从开始吐丝至吐丝后13天是籽粒缓慢增重时期,吐丝后14-45天是籽粒快速增重阶段,灌浆速度直线上升,46天后至成熟又转到籽粒缓慢增重阶段。此间平均气温提高或降低1℃,则667m2生产量可增加或减少76.6kg.看来吐丝至成熟期间气温变化,尤其气温偏低对产量影响比播种至出苗期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