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又称“新型职业农民”,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从经济学角度看,新型农民是一个新的范畴,一个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以需求指导农业生产又以新产品引导市场,并以商业活动为舞台的新生产者,也就是“农商”。传统的农民是农夫,农夫与自然经济相契合,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从业人员中占比并不高,但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重要手段。新型职业农民分为生产技术型和经营管理型等。在农业生产中,新型职业农民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追求高效益的同时,更以生产安全为己任。
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从经济学角度看,新型农民就是农商。
(一)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正因为如此,温 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二)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传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三)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 苹果锈病有哪些主要症状?是怎样发生的?与梨锈病相同吗?
下一篇: 玉米大斑病的循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