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栽培季节、习惯爱好和栽培目的,选用抗病、高产、不易早衰、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 这是获得豆角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播种前应对本品种进行粒选,选用饱满健壮、无机械损伤的种子晒种 1--2天后再播种。为了延长生长季节,应尽量采取措施早播。
(2)合理密植,保证全苗。一般每亩种植4000—5000株,每株两株,过密过稀都不利获取高产。春季 播种的豆角易遇低温阴雨天气,影响全苗壮苗,故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缺。补缺最好自先用温床或营养 钵育苗,播种期与大田播种期同步,以利苗子长势一致。为防止早春土壤含水量过高造成种子腐烂,大田 栽培也宜采用温床或营养钵育苗,既可保证全苗,又可提早播种季节,同时,育苗移栽的豆角比直播苗结 荚多、产量高。另外,要推广起垄栽培,以利早春排水、升温。
(3)合理施肥、适当整枝。豆角能在根部形成根瘤菌,不需过多施肥,过多的肥水,特别是过多地施 用氮肥,会导致植株营养生长过旺而抑制生殖生长。但播种时用基肥和幼苗期用稀薄人尿水淋株1--2次, 有利于幼苗健壮和根瘤菌的形成。开花结荚初期一般不需追肥,但植株开花结荚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并存,需要大量的养分供应,以促进生长、多开花、多结荚,特别是从豆荚采收盛期开始,更需较多的肥 水,如果缺水脱肥,就会落花落荚,还会导致植株早衰。因此,植株生长后期应进行2—3次追肥,并保持 土壤湿润不缺水,促进植株翻花,延长采收时间,提高产量。
为了便于植株通风透气,植株开始爬蔓时应在植株旁边插上竹尾或lO一15厘米围径的树枝条作支架, 供茎蔓攀缘,每穴插一根、或两穴共一根,支架要插牢,防止被风吹倒,插好后人工辅助上架。
为了抑制植株营养生长,提高座荚率,主蔓第一花序以下各节位的测芽和各节位上的幼小叶芽应及时 打掉,主蔓长达1.5—2米、长有18—22片叶时,应及时打顶,主蔓中上部,长出的侧芽也应及时摘心,以 减少养分消耗。
(4)及时采收,减少豆荚因种子发育而消耗过多的养分。豆角采收的一般标准是:嫩荚充分发育,由 扁变圆,颜色变淡,肉质饱满,种子刚刚显露时即可采收。采收过迟,种子膨大,不仅消耗的养分多,且 荚变松软,纤维素增多,食用品质降低;但采收过旱会影响产量。
(一)选用优良品种 豆角品种类型很多,要根据气候条件、栽培习惯、种植季节市场要求选用适当品种。我省目前栽培的是蔓性长豆角,属中光型,对光照要求不严格,早中晚造都可栽培。主要分青豆角和白豆角。近年有关科研单位选育油青豆角(介于青、白豆之间),很受市场欢迎。
(二)确定播种期和播种规格 豆角在广东省春夏秋季均可种植,以春秋两季为主,近年夏播面积有所增加。播种期中部地区2月-9月,北部地区3月下旬至8月,南部地区1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播种规格各地不一。一般是1.67米(包沟),其中要求沟宽40厘米,畦高20厘米-25厘米。每畦种2行,穴播,每穴播种子2粒,穴距20厘米。不同季节及不同品种播种规格有所不同,早春和初夏不能太密,秋季可密植一些。青豆角因叶量较少,相对应比白豆角密植一些。
(三)土壤选择 豆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为获得高产,应选择微酸性的沙壤土田块种植,田块应两年无种植豆科作物。若土壤酸度过大,应用石灰中和。方法是起好畦后在畦面上均匀撒施石灰。
(四)肥水管理 豆角肥水管理总的原则是前期防止茎叶徒长,后期防止早衰。一般施肥经验是基肥施土杂肥2000公斤;苗期追肥2次,每次施尿素2.5公斤;开花结荚期追肥3次,每次施复合肥10公斤-12公斤。苗期要适当控制水分,开花结荚期需水较多,晴天要注意早、晚淋水,遇雨要排渍水,以免烂根、掉叶、落花。
豆角能在根部形成根瘤菌,不需过多施肥,过多的肥水,特别是过多地施 用氮肥,会导致植株营养生长过旺而抑制生殖生长。但播种时用基肥和幼苗期用稀薄人尿水淋株1--2次, 有利于幼苗健壮和根瘤菌的形成。开花结荚初期一般不需追肥,但植株开花结荚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并存,需要大量的养分供应,以促进生长、多开花、多结荚,特别是从豆荚采收盛期开始,更需较多的肥 水,如果缺水脱肥,就会落花落荚,还会导致植株早衰。因此,植株生长后期应进行2—3次追肥,并保持 土壤湿润不缺水,促进植株翻花,延长采收时间,提高产量。
为了便于植株通风透气,植株开始爬蔓时应在植株旁边插上竹尾或lO一15厘米围径的树枝条作支架, 供茎蔓攀缘,每穴插一根、或两穴共一根,支架要插牢,防止被风吹倒,插好后人工辅助上架。
为了抑制植株营养生长,提高座荚率,主蔓第一花序以下各节位的测芽和各节位上的幼小叶芽应及时 打掉,主蔓长达1.5—2米、长有18—22片叶时,应及时打顶,主蔓中上部,长出的侧芽也应及时摘心,以 减少养分消耗。
上一篇: 草兔的别称有哪些?
下一篇: 玉米螟幼虫有哪些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