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穗病危害症状1、丝黑穗病在苗期感染,而在后期表现症状。雄穗受害,部分或全部花器变形,颖片增多,不能形成雄蕊,雄花基部膨大,其内充满黑粉。果穗受害,除苞叶外,全部被病菌破坏,变成一大团黑色干粉。2、黑粉病是局部浸染性病害。被害部分因病菌的刺激而肿大成瘤状。病瘤表面包有白色或淡红色的薄膜,后期薄膜破裂,散出黑褐色粉末。通常叶片和叶鞘上的病瘤较少,产生的黑粉也很小,而茎节和穗上的病瘤较大,产生的黑粉也较多。
黑穗病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这是防治此病最根本的措施。品种抗病性的强弱不仅影响当年发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病菌的逐年增长速度。2.轮作倒茬。一般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可有效减少土壤中病菌。3.调整播期和提高播种质量。可适当推迟播期,采用地膜覆盖新技术。做好整地保墒工作,促使种子发芽和幼苗发育。4.拔除病株。及时拔除和销毁田间病株,减少土壤带菌。5.药剂防治。玉米播前按药、种1:40进行根保种衣剂包衣或用10%烯唑醇乳油20克湿拌玉米种100克,然后堆闷24小时。也可用种子重量0.3%~0.4%的三唑酮乳油拌种或40%拌种双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7%拌种,或用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拌种。用此法需先清水把种子湿润后与药粉拌匀再晾干即可。此外,还可用0.7%的50%姜锈灵或50%敌克松或0.2%的50%福美双等可湿性粉剂拌种,效果也很好。
症状:主要侵害玉米雌穗和雄穗。一般在出穗后显症,但有些自交系在苗期显症,在4~5叶上生1~4条黄白条纹;另一种植株茎秆下粗上细,叶色暗绿,叶片变硬、上挺如笋状;还有一些二者兼有或6~7片叶显症。雄穗染病有的整个花序被破坏变黑;有的花器变形增生,颖片增多、延长;有的部分花序被害,雄花变成黑粉。雌穗染病较健穗短,下部膨大顶部较尖,整个果穗变成一团黑褐色粉末和很多散乱的黑色丝状物;有的增生,变成绿色枝状物;有的苞叶变狭小,簇生畸形,黑粉极少。偶而侵染叶片,形成长梭状斑,裂开散出黑粉或沿裂口长出丝状物。病株多矮化,分蘖增多。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杂交种。(2)实行3年以上轮作f、调整播期,提高播种质量,适当迟播,采用地膜覆盖新技术。及时拔除新病田病株,减少土壤带菌。(3)药剂防治用根保种衣剂包衣玉米播前按药种1:40进行种子包衣或用10%烯唑醇乳油20g湿拌玉米种100kg,堆闷24小时,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防效优于三唑酮。也可用种子重量0.3%~0.4%的三唑酮乳油拌种或40%拌种双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7%拌种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2%拌种,采用此法需先喷清水把种子湿润,然后与药粉拌匀后晾干即可播种。此外,还可用0.7%的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或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2%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上一篇: 瓜类蔬菜病害苦瓜疫病有何传播途径?
下一篇: 什么是种子呼吸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