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花生下针期应如何管理? 其他禾谷类

花生下针期应如何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浇好关键水,开花下针期是花生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期遇旱应立即浇水,遇涝及时排水,以满足花生对水分的要求,保证花生正常生长。

2、根外追肥。花生生长中后期是花生需肥高峰期,应在7月中下旬开始,每隔10-15天,喷0.20%--030%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0.3%~0.4%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液1。连喷2--3次。防止早衰,提高饱果率。

3、防治病虫。花生的叶斑病、褐斑病等,可以喷施500倍多菌灵药液或600倍代森锰锌药液或800倍甲基托布津药液,每隔7天1次,连喷2次。虫害主要有棉铃虫、蚜虫、蛴螬,金针虫等,可采用50%“辛硫磷”200毫升兑水50公斤稀释后对根部喷施,随后浇水。如发现有地下害虫,亩用48%乐斯本 200ml或50%辛硫磷250g加细土30kg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撒于植株附近,撒后中耕培土。

4、适时化控。在花生盛花期后,喷助壮素或多效唑等调节剂,调节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提高光合产物向荚果运转的速率。

花生开花下针期主攻方向是控制旺长、促使果针下扎、增加单株结荚数量,在管理上要抓好以下四点。 一、中耕培土:七月上中旬盛花期前结合追肥进行深锄扶垄,培土迎针。将垄间的土锄向垄内,缩短果针的入土距离,并为果针发育创造一个疏松的土层。对旺长地块结合培土进行压心,用脚踩压花生棵既利果针入土又防旺长。 二、科学运筹肥水:花生开花下针期是花生需水临界期,此期遇旱应及时浇水。结合浇水高产地块亩追施花生专用配方肥40公斤,石膏粉20~30公斤,盛花期进行叶面追肥,每亩可用硼砂50克、磷酸二氢钾50克、尿素0.5-1公斤、天丰素8毫升,共同加入50公斤清水中溶解,均匀喷洒,连喷2—3次,每次间隔5--7天,以上药剂的喷施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同时进行。对土壤肥水条件差、花生植株生长瘦弱的田块,初花期应亩追施尿素7.5公斤~10公斤,盛花期结合浇水追施花生专用配方肥30-40公斤。 三、合理化控:初花期和盛花期,对有旺长趋势(株高超过40厘米)的花生田,可用“矮壮多饱”每亩25克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50克对水15-30公斤进行喷雾。控旺防倒,增强抗逆性,提高饱果率。 四、防治病虫害: (1)预防病害:七月上中旬用多菌灵或禾果利预防叶斑病,兼治防治褐斑病、网斑病。 (2)防治虫害:六月中下旬亩用100毫升联苯菊酯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田间棉铃虫、蚜虫、红蜘蛛。七月中下旬是防治蛴螬的关键时期,可用48%毒死蜱乳油每亩500毫升拌细炉渣或大沙40-50公斤开沟穴施或顺水冲施。 (3)防治生理性病害:因雨水过大引起的花生缺铁黄化苗,可用0.2%硫酸亚铁水溶液叶面喷施,每间隔7天喷1次,连喷3次。

开花下针期花生下针结果是花生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此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处于始盛阶段,开花数可占总开花数的50%以上,形成的果针数可占总数的40%左右,并有较多的果针入土。因此,在管理上要促控结合,力争花多针齐,其主要推广的技术措施是:

  1.培土迎针:培土可增厚土层,缩短果针入土距离,使果针早入土、早结果,并为荚果发育创造一个疏松通气的土层,同时培土后,行间形成垄沟,便于排灌。培土要在花生封垄前中耕,在锄钩上扎一草环,深锄猛拉,将行间的土壅在花生基部两侧,起垄种植的可先用大锄深锄垄沟,浅刮垄背,然后用耘锄串沟培土。培土时要注意不碰伤已入土的果针和幼枝。

  2.合理追肥:开花下针期追肥既要保证花生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又要防止植株长势过旺。对土壤肥水条件好的田块,在初花期亩追施过磷酸钙25kg、硫酸钾10kg,以补充营养,控旺防倒,促进荚果发育。盛花期结合培土,亩施石膏粉20~30kg,以促进荚果发育,减少空壳,提高饱果率。对土壤肥水条件差,花生植株瘦弱的田块,在初花期亩追施尿素7.5kg~10kg、过磷酸钙30kg、硫酸钾10kg,以满足植株营养生长需要,促进有效花的形成。盛花期后每隔10-15天,喷一次0.2—0.3%磷酸二氢钾和过磷酸钙浸出液或花生叶面肥,可以与病虫害防治同时进行。

3、防旱排涝:开花下针期是花生需水临界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需水总量的一半,此期土壤适宜的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若土壤最大持水量在50%以下时应及时灌水,满足生长的需要。浇水时要小沟润灌,切忌大水漫灌。如遇降雨过多,应及时排除,以免茎叶徒长倒伏,降低产量和品质。

  4、适时化控:主茎达到40cm并有继续旺长趋势的中高产花生田封垄期,喷花生矮丰或多效唑等调节剂,调节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防止植株徒长倒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g加水50kg喷。

  5、防治病虫:此期的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蛴螬、棉铃虫和蚜虫。花生叶斑病在发病初期(田间病叶率达10%~15%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每亩每次喷药液50kg。蛴螬近年发生较重,在培土迎针时亩用48%乐斯本200ml或50%辛硫磷250g加细土30kg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撒于植株附近,撒后中耕培土。蚜虫用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或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

花生开花下针期是植株迅速生长、发棵、增叶、大量开花、下针的时期,若此期管理不当,将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1 肥水 此期对旱、涝很敏感,特别是在开花下针期的后期。因此遇旱一定要浇水,遇涝及时排水。此期追肥主要是根外叶面追肥,一般喷施0.20%--0.30%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1000倍的钛得肥,或500倍的喷得宝(如发现叶片黄化,似缺铁症状,可混配500倍富力铁进行喷施),连喷2--3次,喷施时间最好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效果较好。 2 病虫防治 此期主要预防花生的叶斑病、褐斑病等,可以喷施500倍多菌灵药液或600倍代森锰锌药液或800倍甲基托布津药液,每隔10天1次,连喷2次,预防效果较好。虫害主要有棉铃虫、蚜虫、蛴螬,金针虫等,当100墩有棉铃虫30头,100株有蚜虫800头以上时,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尤其棉铃虫,随着近年来气温的升高,花生棉铃虫的发生越来越严重,特别在生长茂密的高产地块发生重,卵期短,发育快。1--2龄主要危害花生心叶,3龄后进入暴食阶段,大量咬食叶片和蕾,能造成花生减产10%--30%。 具体方法是:用2500--3500倍棉得丰或1500倍天清或1000倍菜虫净或1500倍的虫扫净轮流进行防治,效果不错。如发现有地下害虫,及时用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进行灌根。可将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一起喷施,以起到病虫兼治的作用。 3 化控技术 花生开花下针期的后期,植株进入盛长时期,此时花生基本封垄,如有徒长趋势,应及时喷洒调节剂进行调控。可喷施600倍花生矮丰或800--1000倍多效唑水溶液控制植株徒长,使叶片变厚,叶色变深,增加结果数和饱果指数。

开花下针期花生下针结果是花生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此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处于始盛阶段,需肥水较多,要及时追肥浇水防止早衰。另外培土有利于果针扎进土中。三是注意防治病虫,此期要注意的一是地下害虫蛴螬二是注意叶斑病褐斑病防治。结合追肥施入毒死蜱颗粒剂浇水防治地下害虫,选用代森锰锌保护剂预防叶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