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兼顾前后茬作物选择适当的除草剂,避免长残留性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伤害。近年来,由于忽视除草剂土壤残留毒害而造成后茬敏感作物受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涉及水稻、蔬菜、瓜类等多种作物。目前大豆田使用的长残留除草剂主要有普施特、氯嘧磺隆、广灭灵、阔草清等,在使用中应特别关注它们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对后茬不同作物的安全性问题。
种植玉米要选上年没有过氯嘧磺隆的地。种植水稻(包括苗床土)要选上年没用过咪草烟、氯嘧磺隆的地。种植小麦要选上茬用异恶草酮每亩有效成分不超过50g的地。种植甜菜要选前4年没用过氯嘧磺隆、咪草烟,前2年没用过唑嘧磺草胺、咪草烟,上年没用过高渗氟磺胺草醚的地。种植蔬菜(番茄、茄子、辣椒、白菜、萝卜)要选前3年没用过氯嘧磺隆、咪草烟的地。种植马铃薯要选3年没用过咪草烟、氯嘧磺隆的地。种植南瓜、西瓜、西葫芦、黄瓜要选前3年没用过氯嘧磺隆及咪草烟的地。
另外,也要相对地看待长残留性除草剂的使用,有些除草剂防效很好,可以通过改变施用方法避免长残效的危害。如:普施特为长残留性除草剂,我们只用它进行茎叶处理,并且茎叶处理时与杀草谱相近的其它除草剂减半药量混合使用,也可通过添加喷雾助剂的方法来减少原药的用量或采用茎叶苗带施药的方法尽量减少除草剂进入土壤,就不会产生长残效问题。
(五)除草剂的科学混用及喷液量问题。为了扩大杀草谱,除草剂要经常混合使用。混用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是混用的几种除草剂不应有拮抗作用,如果有拮抗作用而降低药效应,最好不要混用,如25%金镰刀水剂防治鸭跖草、苣荚菜、问荆、刺儿菜等效果好、但不能与磺酰脲类除草剂(氯嘧磺隆、宝成、宝收等)混用;混用的药剂如果有显著增效作用的应酌情适当降低用药量;如果混用既没有拮抗作用也没有增效作用,杀草谱不同的药剂按正常用药量用药,杀草谱相同的除草剂可酌情减半用药。
喷液量在目前生产上主要存在问题是在干旱条件下误认为应加大喷液量,喷液量由传统的150--200L/公顷提高到300--400L/公顷,其实,喷液量不是越大越好,苗前施药200L/公顷左右为宜,如每公顷喷1000L,仅相当于降雨0.1mm,既不经济又无助于药效发挥;苗后茎叶处理喷液量同样也不宜过大,因为喷液量大,雾滴就易大,雾滴过大药液就易从杂草叶面滚落而失去药效,喷液量在100--130L/公顷左右为宜,喷药时如土壤严重干旱,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时,苗后茎叶施药要加入喷液量,0.5%--1.0%的植物油型喷雾助剂药笑宝或信得宝,不仅可降低30%用药量,还可获得稳定的药效。
上一篇: 草莓越夏管理要点?
下一篇: 君子兰的繁殖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