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养殖生猪发生疫情时的控制措施?

养殖生猪发生疫情时的控制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利用典型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精确查明病原


现代传染病的发生已趋向多种病原感染,而感染后病猪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没有诊断特异性;且也有同一病原引起的疾病但却因有不同的血清型,且各个血清型又没有很好的交叉保护,从而很难知道是因那种病原引起。所以查明病原的方法可分为临床诊断和试验室诊断两种;

A:对一些比较单一,常见传染病可根据临床症状就可予以判断出来,例如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就可凭全群猪拉黑色稀便,剖检主要是胃肠鼓起;猪瘟可引起母猪流产,厌食,小猪特别是保育仔猪拉黄色稀便全身淋巴有大理石样变化,脾边缘有出血性梗死为症状予以诊断,口蹄疫以口腔,鼻子上方及蹄叉有水泡来诊断。

B:对一些多病原,多血清型引起的疫病,就需要一些临床症状为辅,有条件尽量借助试验室诊断为主来检测病原,并分出哪些是主要病原,哪些是继发疾病。例如今年南方发生的“无名高热”其病原就有很多,有猪瘟,蓝耳,圆环,附红细胞体病等,但凭临床症状就很难找出主要疾病了。因此在查明病原是要把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症状相结合切忌不要盲目诊断,致使用药不对路而使疫病进一步扩大。

2.隔离病猪,扑杀病猪,消灭传染源

对于病猪可根据疫病的性质来决定:A高传染性疾病,这些病猪应坚决扑杀,深埋。深埋地必须远离水源,坑底布撒上石灰或火碱。B对于死亡率不是很高疾病,病猪及时予以隔离,并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3.实行全群人员戒严,对全群进行大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疾病的传播有直接接触传染和间接传染,直接传染是健康动物和被感染动物直接接触感染,间接感染则有媒介完成控制手段有;

A对全体人员实行戒严不得随意窜舍。和混用其它舍得工具。B全群实行大消毒。C合理的消毒程序。D疫情期间不得用水冲粪。

4.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猪的抵抗力,减少易感性

 4.1对未发病猪场按发病病原紧急接种预防。一般紧急接种时用量要加大,如猪瘟要10--20头份,淋脾苗要2头份。口蹄疫8毫升。每头。紧急接种时时间要快,最好在1--2天内完成。

 4.2也可在饮水中进行药物治疗和疾病预防。药物添加时病原而定,对于病毒引起的疫病可添加一些抗病毒药物,如清热止咳散,黄芪蛋白粉等并添加附优特乐和阿莫西林等防止细菌感染,以及添加美多维等增加机体抵抗力。

 4.3对于没有治疗价值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和淘汰和隔离。

 4.4病猪治疗采取积极疗法和辅助疗法向结合。细菌感染有条件最好做药敏实验选择最佳抗生素,病毒性疾病可选择强效免疫抗毒素,病毒蛋白干扰素,热毒血清及抗病毒中药等。对于久病猪只可静输葡萄糖等喂一些高能饲料易消化饲料及青菜等。

  总之,疫情发生时根据实情及早找到病原查明疫病元凶,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降损失于最低。

一、动物疫情发生时的消毒
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应该配合农业部门开展工作,指导现场消毒,进行消毒效果评价。
①对死畜禽和宰杀的畜禽、畜禽舍、畜禽粪便进行终末消毒。发病的养殖场或所有病畜停留或经过的圈舍20%的漂白粉溶液(澄清溶液含有效氯5%以上,每平方米1000克)或10%火碱溶液,或5%甲醛溶液等全面消毒。所有的粪便和污物清理干净并焚烧。器械、用具等可用5%火碱或5%甲醛溶液浸泡。
②对划定的动物疫区内畜禽类密切接触者,在停止接触后应对其及其衣物进行消毒。
③对划定的动物疫区内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对流动水体和较大水体等消毒较困难者可以不消毒,但应严格进行管理。
④对划定的动物疫区内可能污染的物体表面在出封锁线时进行消毒。
⑤必要时对畜禽舍的空气进行消毒。
二、家畜疫病病原感染人情况下的消毒
有些家畜疫病可以感染人并引起人的发病,如近年来禽流感在人群中的发生。当发生人禽流感疫情时,各级疾病控制中心除应协助农业部门针对动物禽流感疫情开展消毒工作,进行消毒效果评价外,还应对疫点和病人或疑似病人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①加强对人禽流感疫点、疫区现场消毒的指导,进行消毒效果评价。
②对病人的排泄物、病人发病时生活和工作过的场所、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可能污染的其他物品进行消毒。
③对病人诊疗过程中可能的污染,既要按肠道传染病又要按呼吸道传染病的要求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