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黄秋葵主要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其他蔬菜

黄秋葵主要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黄秋葵病虫害防治方法

黄秋葵的病虫害比较少,主要有病毒病,虫害主要有棉铃虫,蚜虫、蓟马等,病毒病应预防为主,棉铃虫主要危害果实,可用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进行喷雾,蚜虫和蓟马主要危害果荚,可用10%吡虫啉1000倍液进行喷雾。


黄秋葵抗性很强,很少有病虫害发生,可做无公害蔬菜栽培。有时会受根结线虫和地老虎的危害。一旦有根结线虫发生,可用溴乙烯等进行土壤消毒;地老虎可用糖醋液加敌百虫诱杀成虫,用敌百虫灌根防治幼虫


黄秋葵病虫无害化治理经验

据了解,黄秋葵是一种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新型保健蔬菜。黄秋葵结果后几乎每天都采摘,药剂防治很难达到产品的优质、安全和无污染。为此,针对黄秋葵病虫害发生特点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黄秋葵病虫害防治措施如下:


一、选用抗病良种,做好种子处理。种子消毒灭菌的方法有温汤浸种、药剂浸种、高温处理等。其中尤以温汤浸种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且杀菌效果好。温汤浸种一般是在播种前用纱布将种子包好(只盛小半袋,保持种子松动)。将种子先放在凉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放入52--55℃的温水中浸种10--20分钟,并用木棒不停地快速搅拌,以使种子受热均匀。


二、秋翻冬灌。棉铃虫等害虫发生重的田块,收获时彻底清除残枝、落叶,进行秋耕和冬灌,可有效压低虫口基数,明显降低来年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三、使用防虫网覆盖。应用防虫网栽培蔬菜,可基本上避免中、大型害虫的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选择防虫网,要注意选择适宜的规格,一般认为较适宜的为20--32目,丝径0.18毫米,幅宽1.2--3.6米,白色。在防虫网隔离期间,要尽量少揭网,以免成虫飞入;及时清除产在网纱上的卵块,以免卵孵化后低龄幼虫钻入网内。


四、诱杀成虫。对棉铃虫、斜纹夜蛾等害虫,可用频振式杀虫灯、糖醋盆和杨树枝把等诱杀成虫。也可种植芋艿、玉米诱集带,诱杀成虫,降低成虫产卵量。对蚜虫等害虫,可利用其趋黄习性,使用林茂牌黏虫板,或在黄色的塑料薄板上涂上一层黏性明胶,或在黄纸板上涂一层机油或糖浆加杀虫剂敌百虫等,隔一定的距离吊挂1张,挂高约70厘米,可使有翅蚜等“自投罗网”,既灭虫又不污染环境。


五、人工防治。根据斜纹夜蛾多产卵于叶背、叶脉分叉处和初孵幼虫群集取食的特点,在农事操作中摘除有卵块和幼虫群集的叶片集中处理,可以大幅度降低虫口密度。蚜虫零星点片发生时可用手抹去叶片背面的蚜虫或摘除嫩梢。


六、药剂防治。应抓住害虫初发时期及早防治。应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害虫低龄幼虫高峰期喷药,要严格控制施药浓度和次数,注意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


1、斜纹夜蛾。应在卵孵化高峰至低龄幼虫盛发期用药。药剂可选用奥绿1号、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定虫隆乳油(抑太保)、5%氟虫脲乳油(卡死克)、20%虫酰肼悬浮剂(米满)、15%安打悬浮剂、10%虫螨腈乳油(除尽)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果在采收期间虫龄偏大时防治,只可选用15%安打悬浮剂3750倍液,或20%虫酰肼悬浮剂1500-2000倍液,效果可达90%以上,可兼治棉铃虫。喷雾时,雾点要细,喷施要均匀周到。安全间隔期为3天。


2、棉铃虫。要抓住卵孵化盛期至二龄幼虫盛期,即幼虫蛀果前施药防治。生长前期可选用5%氟虫脲乳油(卡死克)1500--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乐斯本)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中后期可用安打和虫酰肼防治。


3、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