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小麦叶锈病病叶率达到5%的田块,喷施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
(2)对麦田杂草密度达到每平方米30株的田块,亩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60毫升兑水茎叶均匀喷雾防治。
(3)对麦田条沙叶蝉虫口密度达到每平方米5头的田块,喷施20%丁硫克百威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4)为预防不良气候因素对小麦的影响,增强麦株抗逆能力,防病虫、化除时可在药液中加入5%氨基寡糖素水剂1000倍液,或天达“2116”1000倍液混合喷雾。以上药剂亩喷施药液量30千克,喷药时间以晴天微风天气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为宜。
(5)机械碾压。碾麦时间为12月上旬,也可于早春2月上旬进行。对旺苗麦田除采用碾压外,也可亩用15%多效唑45-50克或麦业丰40-50毫升兑水25-30千克叶面喷施进行化学调控。对壮苗麦田也可进行碾压。对弱苗田块可适时进行冬灌,灌后或雨雪后进行追肥,以达到促弱转壮的目的。
做好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一要加强三类苗管理。三类苗应抓住冬前未封冻的有利时机,优先管理,促根生长。要及时划锄松土,提高地温。对于底墒较好的晚茬麦田,一般不浇冬水,以免降低地温;对于底墒较差的晚茬麦,应选晴天浇冬水,底肥不足的可施适量化肥。
二要及时浇好越冬水。浇冬水有利于沉实土壤,保证麦苗安全越冬,有利于麦田贮存水分,为翌年早春小麦返青、起身提供良好的墒情,争取管理上的主动。因此,有水浇条件的地方,应适时浇好越冬水,黄淮海麦区在11月底、12月初为适宜浇冬水的时间。对底施氮、磷化肥不足的地块,或缺苗、苗势弱的地块,或缺肥地块,要结合浇冬水适量追施氮、磷化肥。
三要抓好越冬前旺苗管理。当前对旺苗管理应以控为主。一是镇压。封冻前均可用石磙或机械镇压,控制地上部生长和过多分蘖发生。镇压次数视苗情而定,一般旺苗麦田镇压1~2次即可。二是深锄断根。对于过旺麦田,除镇压外,可在冬前每亩总茎数达到60万以上时进行深锄断根,深度10厘米左右,锄后要耧平压实土壤,防止透风遭受冻害。
四要适时划锄,灭草保墒。冬前划锄,既有保墒提墒的作用,又可消灭杂草。因此,当小麦冬前遇雨、冬灌或因其他原因造成土壤板结时,对各类麦田应及时进行划锄,以破除板结,通过保墒,促进根系和幼苗的健壮生长。
五要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当前要抓好以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地下害虫和杂草等为主的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对小麦条锈病,要坚持“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越冬菌源。菌源区的甘肃、四川等地,要开展大面积化学防治,控制菌源,减少对其他麦区的压力;要选择高效、安全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减轻草害;配制毒土或毒饵防治地下害虫,确保全苗过冬;对纹枯病达标田进行防治,压低中后期病害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