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
过量使用化肥不仅使土壤肥力迅速下降,严重影响作物品质,而且污染物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因化学物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同时,还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能源的短缺问题。
(1)给农民带来严重的收入损失。据抽样调查,我国80%的农户习惯凭传统经验施肥,不考虑各种肥料特性,盲目采用“以水冲肥”、“一炮轰”等简单的施肥方法。全国有1/3农户对作物过量施肥,导致农民种地投入不断增加,虽然粮食产量增加,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地方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只增加成本不增加产量,造成农产品品质低劣,使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甚至降低其收入。
(2)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由于农田大量施用单元素化肥,其养分不能被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氮、磷、钾等一些化学物质易被土壤固结,使各种盐分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养分失调,部分地块的有害重金属含量和有害病菌量超标,导致土壤性状恶化,作物体内部分物质转化合成受阻,使农产品品质降低。超量使用化肥使果蔬生长性状低劣,并且容易腐烂,不宜存放。
(3)导致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过量使用化肥极易使庄稼倒伏,而一旦出现倒伏,就必然导致粮食减产,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过量使用化肥还容易发生病虫害。使用过量的氮肥,会使庄稼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易遭病虫的侵染,继而会增加防虫害的农药用量,直接威胁食品的安全性。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就会对人类身体造成严重威胁,引发中毒及诱发其他病症。
(4)加剧环境污染。过量使用化肥,当肥料量超过土壤保持能力时,就会迁移至周围的土壤中,形成农业面源污染,使河流、湖泊水体呈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滋生,出现部分河流、湖泊的鱼虾发生死亡的现象。过量的化肥还会渗入20?m以内的浅层地下水中,使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若长期饮用此类水源就会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轻者头昏、心悸、呕吐、口唇青紫,重者神志不清、抽搐、呼吸急促,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不仅如此,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外与仲胺类作用形成亚硝胺类,它在人体内达到一定剂量时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
(5)浪费大量紧缺资源。化肥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是因为生产原料紧缺。如氮肥主要以石油为原料,现在则以煤和天然气为主,这些都是我国紧缺的资源。而且每年化肥生产还要消耗大量高品质的磷矿石,而磷矿石也已列入国土资源部2010年后的紧缺资源之列。有数据表明,2004年我国化肥生产消耗约1亿t标准煤,超过国家能源消耗比重5%;每年化肥生产消耗的高品位磷矿石超过1亿t;并消耗了我国72%的硫资源。目前,我国每年生产和消费的化肥量超过4?500万t,而全国氮肥利用率仅有30%左右。如果节约生产或合理使用化肥,就会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状况。
过量使用化肥的危害
过量使用化肥不仅使土壤肥力迅速下降,严重影响作物品质,而且污染物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因化学物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同时,还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能源的短缺问题。
(1)给农民带来严重的收入损失。据抽样调查,我国80%的农户习惯凭传统经验施肥,不考虑各种肥料特性,盲目采用“以水冲肥”、“一炮轰”等简单的施肥方法。全国有1/3农户对作物过量施肥,导致农民种地投入不断增加,虽然粮食产量增加,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地方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只增加成本不增加产量,造成农产品品质低劣,使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甚至降低其收入。
(2)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由于农田大量施用单元素化肥,其养分不能被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氮、磷、钾等一些化学物质易被土壤固结,使各种盐分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养分失调,部分地块的有害重金属含量和有害病菌量超标,导致土壤性状恶化,作物体内部分物质转化合成受阻,使农产品品质降低。超量使用化肥使果蔬生长性状低劣,并且容易腐烂,不宜存放。
(3)导致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过量使用化肥极易使庄稼倒伏,而一旦出现倒伏,就必然导致粮食减产,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过量使用化肥还容易发生病虫害。使用过量的氮肥,会使庄稼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易遭病虫的侵染,继而会增加防虫害的农药用量,直接威胁食品的安全性。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就会对人类身体造成严重威胁,引发中毒及诱发其他病症。
(4)加剧环境污染。过量使用化肥,当肥料量超过土壤保持能力时,就会迁移至周围的土壤中,形成农业面源污染,使河流、湖泊水体呈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滋生,出现部分河流、湖泊的鱼虾发生死亡的现象。过量的化肥还会渗入20 m以内的浅层地下水中,使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若长期饮用此类水源就会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轻者头昏、心悸、呕吐、口唇青紫,重者神志不清、抽搐、呼吸急促,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不仅如此,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外与仲胺类作用形成亚硝胺类,它在人体内达到一定剂量时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
(5)浪费大量紧缺资源。化肥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是因为生产原料紧缺。如氮肥主要以石油为原料,现在则以煤和天然气为主,这些都是我国紧缺的资源。而且每年化肥生产还要消耗大量高品质的磷矿石,而磷矿石也已列入国土资源部2010年后的紧缺资源之列。有数据表明,2004年我国化肥生产消耗约1亿t标准煤,超过国家能源消耗比重5%;每年化肥生产消耗的高品位磷矿石超过1亿t;并消耗了我国72%的硫资源。目前,我国每年生产和消费的化肥量超过4 500万t,而全国氮肥利用率仅有30%左右。如果节约生产或合理使用化肥,就会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状况。
过量施肥不仅效益低,而且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农产品质量,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
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作物植株陡长,茎秆柔弱,叶片浓绿,易倒伏和感染病虫害,贪青晚熟,籽实含水多,不易干燥而发生霉变;蔬菜硝酸盐含量上升,烂菜现象突出,一些瓜果的风味和色泽劣化。更严重的是硝酸盐能被还原为有毒物质亚硝酸盐,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氮污染水和空气,使臭氧浓度降低,危及人类的生存。
过量施用磷肥:因磷肥中含有镉、氟、砷、稀土元素及三氯乙醛、放射性物质,容易污染土壤。在被镉、氟等重金属元素污染的土壤上种植水果、蔬菜和粮食等作物,人们长期食用,就会引起胃痛病、氟骨病等疾病。
过量施用钾肥:在酸性土壤中长期使用属生理酸性的硫酸钾肥,会使土壤变得更酸。氯化钾因含有氧离子,对忌氯作物如土豆、烟草、麻类、甘薯、甜菜、茶叶等的品质有不良影响。
1、过量施肥易造成土壤污染致使土壤盐化、碱化、酸化、砂化、板结等都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作物产生生理病害,加重作物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的病状,从而造成作物减产。
2、过量施肥易造成作物营养失调(或营养拮抗),从而导致作物生理性病害加重,减产几成定局。施肥过量造成的营养失调一是营养过剩,二是某种元素过量因颉颃作用导致其它元素的缺乏。比如:铵过量抑制钾和镁的吸收,即使土壤中不缺钾和镁,作物有时也表现出缺钾和缺镁症。磷过量,即植株 P/Zn值≥400时,就会出现缺锌状。
3、过量施肥易直接导致作物遭受肥害。
4、过量施肥在成经济损失和浪费。
过量施肥不仅效益低,增加种植成本,而且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农产品质量,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
肥过量造成作物增产幅度降低的原理是:报酬递减定律。
从一定土地上所得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达到一定水平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却在逐渐减少。同样作物施肥也是一样,当超过适量时,作物的增产就呈递减趋势,当超过极限时,作物就不增产了甚至开始减产了。
施肥过量导致作物减产的原因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生理病害加重。
一方面,土壤污染造成的土壤盐化、碱化、酸化、砂化、板结等都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作物产生生理病害,加重作物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的病状,从而造成作物减产。
另一方面,过量施肥易造成作物营养失调(或营养拮抗),从而导致作物生理性病害加重,减产几成定局。施肥过量造成的营养失调一是营养过剩,二是某种元素过量因颉颃作用导致其它元素的缺乏。比如:铵过量抑制钾和镁的吸收,即使土壤中不缺钾和镁,作物有时也表现出缺钾和缺镁症。磷过量,即植株 P/Zn值≥400时,就会出现缺锌状。
作物常见生理病害有:伤根、烧苗;落花、落果;叶片失绿、畸形;叶尖叶缘枯焦;小叶丛生、簇生;植株矮小、柔弱;茎、蔓短细;生长点坏死;畸形果等等。
1、增大了农民的投入成本。2、易使土壤酸化、碱化、盐化。3、易使土壤板结。4、破坏作物正常的需肥环境。5、易使作物过量吸肥而降低对病虫害的抗性能力。6、破坏土壤环境,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7、浪费资源。
上一篇: 个别指导法是什么?
下一篇: 烟草病害如何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