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必须强调预防为主,并与控制相结合。 1.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之间,对用毒病的抗性差异较大,尤其是近年来培育的新品种,从抗性材料单株开始,就运用了苗期人工接种病菌的先进手段,在一次次的反复首期筛选中,把不抗、不耐病的单株,在苗期就都被淘汰了。对于较抗、较耐病的单株自交系,通过反复试配、复选和田间区域性的种植鉴定做进一步的淘汰。所以,近年来入选的品种。都具有较强的抗病优势,露地品种抗病性优于老品种者有之,大棚品种抗病性超过"长春密刺"、"新泰密刺"者也有之,如中农2号,87-2,87-3,龙杂黄3号以及原有的地方品种宁阳大刺,唐山秋瓜等。值得提请注意的是小斑类型、钝角斑类型、少斑类型和瘤状物少的类型都具有抗霜霉病的特征。 2.改善栽培管理 注意轮作换茬,易发病季节注意控制浇水,增施磷、钾、钙肥,生霉前及时摘除病叶,选择透水性好的地块,加宽栽培行距等。 3.喷药预防 在进入发病季节易清晨结露的天气,要及时喷布1:0.5:300倍的波尔多液(石灰蓝矾水),要注意喷 匀叶背和地面,每隔7天左右喷布1次。春栽育苗时,在育苗畦中要注意及时观察病情,喷布百菌清粉剂每亩3公斤,要重点喷地面和叶背。此外,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4.高温闷棚处理 大棚栽培黄瓜,到发病季节时,在晴天中午要及时采取,密闭升温至44-46℃的2小时高温处理,隔3-5天再重复一次,可控制菌原的骤增。 5.熏闷处理 大棚黄瓜在出现中心病株时,按每亩面积用百菌清烟雾剂0.5-l公斤的量分散点燃后,闷棚熏蒸一夜,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程度。病菌数量大时,可隔3-4天,再重复一次。 6.病区善后处理 在重发病地块,收获结束、拔秧之前,喷布石灰水于全株和地面,可用5%石灰水,每亩100公斤喷布均匀,或用熟石灰粉按每亩20公斤的量进行喷粉处理。
1.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②浸种催芽,培育壮苗:55℃温汤浸种,减少病源。移栽前要加强低温锻炼,培育壮苗,增强抗病力;
③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倒茬。移栽前要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深耕平整土地,作高畦,控制田间湿度,合理密植,生长前期尽量少浇水,开花结果后,应增加浇水量,浇水量以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为准,浇水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严禁阴天浇水,防止湿度过大,禁止大水漫灌。
2.化学防治:
①烟雾法,在发病初期亩用45%百菌清烟剂200克,分别放在棚内4~5处,用香或卷烟等暗火点燃,发烟时闭棚,次晨通风,隔7天熏1次,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粉尘法、喷雾法交替轮换使用。
②喷雾法,因为霜霉病主要靠气流传播,且只从气孔入侵,幼叶在气孔发育完全之前是不感病的。喷药必须仔细,叶面、叶背都要喷到。发现中心病株后选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72%杜邦克露600~7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喷雾,亩喷药液60~70升,隔7~10天1次。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提高植株的抗病性。②浸种催芽,培育壮苗。③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倒茬。
2.化学防治:(1)烟雾法,(2)喷雾法。 3.保护地生态调控防病: 4.高温闷棚。
上一篇: 放养鱼苗前为什么要培育水质?
下一篇: 夏季奶牛注意防治哪几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