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蔬菜缺钙症状
1.大白菜和甘蓝缺钙。叶球叶缘腐烂,内叶边缘水浸状,直至变褐坏死,干燥时似豆腐片状,极脆,俗称“干烧心”、“干边”。
2.番茄缺钙。幼叶顶端发黄,植株瘦弱,萎蔫,叶柄卷缩,顶芽死亡,根系不发达,根短,分枝多,褐色;果实患脐腐病,最初果顶脐部附近果肉出现水渍状坏死,但果皮完好,以后病部组织崩溃,继而黑化、干缩、下陷,一般不落果,无病部分仍继续发育,并可着色,此病常在幼果膨大期发生。甜椒也有类似症状。
3.莴苣缺钙。生长受抑制,幼叶卷曲畸形,叶缘呈褐色到灰色,严重时幼叶从顶端到内部死亡,死亡组织呈灰绿色。
4.芹菜缺钙。顶端生长受阻,小叶尖端叶缘扭曲、变黑,植株无新鲜感,拔根观察可见根系少。呈黄棕色,根分枝多,少有根毛。
5.胡萝卜缺钙。叶片失绿、坏死,叶子稀疏,最终死亡。
6.花椰菜缺钙。易发生于花球发育时期,新叶的前端和边缘黄化,花球发育受阻。由于缺钙时生长点或果实的果顶部往往呈腐死状,很容易与一些细菌性病害相混淆。但一般来说,受细菌浸染时,在潮湿状态下浸染部位常有菌液溢出,而且伴有一定的臭味。缺钙时不会出现此现象,但发病部位都易受病原菌的感染。
二、防治措施
1.增施腐熟有机肥。有机肥含养分全而丰富,能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化学性状,扩大根系的伸张范围,促进蔬菜对钙等营养元素的吸收。故结合耕地亩施2000~3000千克腐熟有机肥,再配施过磷酸钙30千克,做到底肥补钙。
2.合理施用石灰。石灰是生产上常用的钙肥。石灰的施用量与土壤类型、酸碱度、作物种类和施用目的有关。一般每亩土壤用40~80千克的生石灰或熟石灰较为适宜。质地较沙的土壤,石灰用量应适当减少,一般每亩施30~75千克。作改土用时,亩施150~250千克。
3.深耕、冻垡、晒垡,地膜覆盖栽培。深耕、冻垡、晒垡,可充分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状,增强保水保肥能力;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保持土壤水分的相对稳定,减少钙的流失。
4.叶面喷施钙肥补钙。喷施1%的过磷酸钙浸出液或0.3%~0.5%氯化钙、硝酸钙溶液,或喷施0.1%的螯合钙或活力钙800~1000倍液,每7~10天1次,一般喷2~3次,效果较好。
5.科学均衡施肥。施用化学肥料时一次施用量不能过高,做到控氮(特别是控制铵态氮肥和含氯氮肥的施用)、稳磷、增钾、补钙促进蔬菜作物的健壮生长。
防治措施
1.增施腐熟有机肥。有机肥含养分全而丰富,能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化学性状,扩大根系的伸张范围,促进蔬菜对钙等营养元素的吸收。故结合耕地亩施2000~3000千克腐熟有机肥,再配施过磷酸钙30千克,做到底肥补钙。
2.合理施用石灰。石灰是生产上常用的钙肥。石灰的施用量与土壤类型、酸碱度、作物种类和施用目的有关。一般每亩土壤用40~80千克的生石灰或熟石灰较为适宜。质地较沙的土壤,石灰用量应适当减少,一般每亩施30~75千克。作改土用时,亩施150~250千克。
3.深耕、冻垡、晒垡,地膜覆盖栽培。深耕、冻垡、晒垡,可充分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状,增强保水保肥能力;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保持土壤水分的相对稳定,减少钙的流失。
4.叶面喷施钙肥补钙。喷施1%的过磷酸钙浸出液或0.3%~0.5%氯化钙、硝酸钙溶液,或喷施0.1%的螯合钙或活力钙800~1000倍液,每7~10天1次,一般喷2~3次,效果较好。
5.科学均衡施肥。施用化学肥料时一次施用量不能过高,做到控氮(特别是控制铵态氮肥和含氯氮肥的施用)、稳磷、增钾、补钙促进蔬菜作物的健壮生长。
上一篇: 盛夏茄子施肥三要点?。
下一篇: 如何区别龙舌兰和芦荟?